臺中慈院有達人 氣球暖心

2017-01-07   | 基金會秘書處
「汽球達人」林益裕、台中慈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謝紹安,持續十年來用「一塊錢的歡樂」,撫慰了萬名就醫看診病友的緊張與抗拒心理。(慈濟基金會秘書處提供)
只有一塊錢成本的汽球,竟然可以勝過許多良藥!一位水電材料行老板一念慈悲心,持續十年來用「一塊錢的歡樂」,撫慰了萬名就醫看診病友的緊張與抗拒心理。

做氣球寬慰病人 二十年練就達人

今年是臺中慈濟醫院成立十周年,這十年來,每周五下午固定到臺中慈濟醫院,替就醫就診民眾吹捏汽球結緣的「汽球達人」林益裕、臺中慈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謝紹安,特別向證嚴上人分享他們用汽球與就診民眾結好緣的故事。

在路上看到小朋友哭,你會想做什麼?水電行老闆林益裕一次偶然機會中,發現路上傳教士居然從口袋拿出氣球,一吹一捏-一條活生生的臘腸狗就出現在眼前,小朋友馬上就不哭了,這也開始了林益裕近二十年氣球達人之路,而十年前更開始每週到慈院以造型氣球跟病友結緣,至今已經幫至少萬名病友、家屬感受到幸福,林益裕說一元就能幫病友帶來歡樂,何樂而不為?

一個氣球很簡單,但如果是複雜的造型氣球,構造可不簡單,為了學好造型氣球,林益裕不斷的找氣球老師學功夫,包括日本、德國、美國老師,只要一聽說有開課,林益裕就算一天六千元,也拼命去學,每次學會新招,林益裕也不藏私,就直接教授給最得意的大弟子,臺中慈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謝紹安。

圓滿病童夢想 再累都值得

多年前來慈院探病時,看到一位小朋友不肯進X光室做檢查,隨手做了一個花式氣球,小朋友立刻破涕為笑,林益裕在許文林院長的邀約下,興起到醫院送歡樂的念頭。從此,星期五下午感恩茶會,林益裕從不缺席,茶會有花式氣球的特色也不脛而走。

一個氣球很簡單,但如果是複雜的造型氣球,構造可不簡單。(慈濟基金會秘書處提供)
林益裕說,自己因為生活無虞,所以就想找時間出來回饋社會,臺中慈院主動提供場地,完成自己的夢想,許多病友、家屬都慕名而來,每個人拿到氣球當下都十分高興,但其實自己心裡更高興。

林益裕說,到醫院做氣球就是要讓生病得孩子們得到快樂,而氣球的厲害之處,就是可以當作交換條件,讓孩子甘願吃藥打針、忘記病痛,甚至原本十分羞澀不敢見人的腦性麻痺孩子,最後也會主動買糖果來報恩。

不過並非所有拿到氣球的都是快樂結局,曾有一次在別家醫院的護理長耳聞林益裕造型氣球很厲害,就透過關係來詢問是否可幫一個癌末孩子圓夢,因為孩子想去迪士尼樂園,但身體並不允許,護理長希望幫他打造一個海綿寶寶海底世界。由於工程浩大,林益裕考慮兩天還是決定幫孩子完成最後的願望,最後也圓了孩子的夢,活動隔天收到孩子寫來的賀卡,看完之後自己真的覺得接下這個活動是正確且很有意義的決定。

醫師也來學藝 體貼別人且修心

臺中慈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謝紹安被林益裕感動,同時也特別利用時間向林益裕拜師請益學習。剛開始看到林益裕做氣球覺得很有趣,就想學學看,剛開始還不懂訣竅,曾做一隻頑皮豹做到手都破皮了,後來學會後,就經常把握沒有門診的時間跟林益裕一起做氣球。

謝紹安說,自己平時看病很嚴肅,但發現做氣球很輕鬆,過程中也體會到「願大、志堅、氣柔、心細」,因此自我勉勵要精進、要做好一點的氣球,有時候也會碰到病人很不合理的要求,一次要二個造型氣球,而且指定要那種很複雜的,這時候只能告訴自己要忍辱,做氣球的氣要柔,且要容忍,不能心浮氣燥,仍要保持慈悲心。

謝紹安說,做氣球是一種付出,可以讓病友高興,尤其是小朋友更是開心,而不只在慈院,包括參加「人醫會」到新社、梨山義診,甚至到菲律賓獨魯萬賑災時,也當場做氣球送給小朋友讓孩子面對病痛可以安心。

(新聞稿:基金會秘書處 2016/01/06)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