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中求道 歲末感恩祈福慧

2011-11-28   | 人文真善美志工
已受證為慈誠,委員的楊敏郎(中),五年前發生車禍後,進出皆需倚靠輪椅代步,但他仍積極參與各項共修,更不願錯過社區歲末祝福。(攝影者:歐正雄、地點:慈濟臺北東區聯絡處,日期:2011/11/24)
時值年終歲末之際,全臺各地陸續舉辦「歲末祝福」,臺北市南港、信義區於11月24日到26日,連續三天在慈濟東區聯絡處舉辨八場「社區歲末祝福」活動。活動首日(11/24)雖值週四上班日,但仍有近二千位會眾,扶老攜幼參與這一年一度的年終感恩盛會。

同霑喜樂 身障不受限

杵著枴杖踽踽前行,來自汐止的蔡素娥,自小罹患小兒麻痺症,雖然不良於行,但每年總不願錯過盛會的她,今天特地提早從家裡出發,遠從汐止搭乘火車來到東區聯絡處。

還有佛堂後方的楊敏郎,坐著輪椅由妻子與看護陪伴,妻子呂須美表示,丈夫五年前發生車禍之後就無法走路,車禍之前已經受證為慈誠、委員的楊敏郎,現在雖然必須以輪椅代步,平日仍然不忘參與共修,也不願錯過歲末祝福同霑喜樂。

懺悔法門 深植人心田

「爐香乍爇、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在莊嚴佛號聲中,來自花蓮靜思精舍的德佩師父、德寋師父,帶領大眾虔誠禮誦,開啟這祥合大法會。今年時逢慈濟四十五周年,慈濟基金會推動《慈悲三昧水懺》經藏演繹,在大動亂的時代裡,祈願人人走入正法,去除無明煩惱,歲末祝福再次呈現《水懺》經藏演繹,邀約會眾與環保志工一同參與,讓慈濟法船繼續航向社區各角落。

「我真的做到了!」今年六十三歲的環保志工涂玉鑾,回憶八月底落幕的《水懺》經藏演繹,當時坐在小巨蛋觀眾席的她,內心擁有滿滿的感動,卻又有些許的遺憾;這次歲末祝福受邀演繹<一性圓明自然>時,涂玉鑾很欣喜的答應了。

涂玉鑾說:「我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雖然覺得自己年紀大,學習的很慢,又有一些重聽,怕節拍會抓不準,所以練習時我都不敢缺席,而且一再地提醒自己,『只要下定決心,用心體會、用意念學習,就一定學得會』。」

當眾懺悔 洗心滌心垢

聽到張瑜芳(右)的懺悔分享,讓好朋友郭穗如(左)驚訝於她的改變,立即留下志工資料,想進一步了解慈濟。(攝影者:吳麗花,地點:慈濟臺北東區聯絡處,日欺:2011/11/24)
「大懺悔小故事」所上演的是信義區志工張瑜芳的真實故事,她少女時期憑著自己年輕貌美,從不正眼看追求她的男士,甚至有一位對她投入深情的男士,當兵時利用休一天假回來看她,那知她卻兵變了,讓他在寒冬中徹夜守候在她家樓下,一大早他騎機車回營報到時,意外發生車禍受傷嚴重,對方打電話給她,她仍舊是不理不睬。

今年八月,張瑜芳參與《水懺》演繹,瞭解自己業障深重,體悟到懺文中「罵詈毀辱傷情意,咄咄逼人見傷痕,惡口傷人語似針......」的真實義,回憶起受到她傷害的人,不禁讓她悲從中來,聲淚俱下。而對於自己過去的「貢高我慢生狂傲、蔑視他人氣燄高」,從不覺得自己有錯的行為,更深刻感到懺悔,今年她就要受證為慈濟委員,衷心發願生生世世追隨證嚴上人做慈濟。

聽了張瑜芳的分享,從事室內設計業務工作的楊雨婕,很佩服張瑜芳的勇氣,更表示:「我想瑜芳一個人一定沒這個勇氣告白,是大家給她的愛,才使她能付出更多的愛。」

「怎麼可能,她的改變太不可思議了。」居住在美國的郭穗如是張瑜芳從學生時代到現在的好朋友。回想方才舞台上的短劇說著:「現實生活我認識的張瑜芳,比那演的內容傲慢多了!」張瑜芳當眾懺悔說出自己的過錯,真是讓好友難以置信,也讓郭穗如好奇慈濟到底是什麼樣的團體,能讓好朋友有如此大的改變,在與師姊的閒談之中,立即詢問起師姊:「怎樣可以進來慈濟做志工啊?我想多了解慈濟。」張瑜芳的轉念,開始帶動善的效應。

行於中道 經藏傳大愛

福慧紅包,飽含著上人與常住師父們對全球會眾滿滿的感恩與祝福。德佩師父、德寋師父代表上人致贈福慧紅包、傳心燈,燈燈相傳,將每個人善的心燈,傳送到全世界黑暗的角落,並祝福所有人平安吉祥。
來自花蓮靜思精舍的德佩師父、德寋師父,帶領大眾虔誠禮誦,期勉大眾都可以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像漣漪般接長情、擴大愛,共同為守護社會的美好而努力。(攝影者:歐正雄,地點:慈濟臺北東區聯絡處。日期:2011/11/24)

大眾從常住師父手中接到祝福後,不禁好奇地打開來看,今年適逢慈濟四十五周年,福慧紅包中的水滴就如《法譬如水》中的水滴,代表著一生無量;佛像位於水滴中間,就如上人所說「要行於中道」;宇宙大覺者膚慰地球,散發光芒處表示慈濟不分種族、不分宗教,由臺灣起步,將大愛精神遍布於世界各地;稻穗則意涵著「戒、定、慧」與「聞、思、修」,讓我們學習飽滿的稻穗,含蓄謙虛、智慧圓融。

剛從淡江大學畢業的姜沛晴,陪著同學、好友同來,從慈濟大藏經影片中看到慈濟人不停歇,千處祈求千處現的菩薩精神,讓她深受感動,立即填妥志工卡,發願加入慈濟大家庭。她感動地說:「世界那裏有災難,慈濟人總是最先看到,在世界蓋那麼多的大愛屋,提供災民安身立命之處,好令我感動!」

近年來國際災難頻傳,大乾坤的不調和,起自於人心的不調和,唯有人心淨化,才能力挽狂瀾。德佩師父期勉大眾,一個人一念心轉,可以改變自己,也能夠影響別人成為大菩薩,以擁抱蒼生的心,期待在座的每一位都可以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像漣漪般,接長情、擴大愛,共同為守護社會的美好而努力。【更詳盡報導 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沈麗梅、陳見成、黃秝淇、林怡君、郭惠君 臺北市松山報導2011/11/24)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