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讓世界更美好的動力

2016-10-31   | 顏秀雯 張婉如 鍾雅慧
來自大林慈院的社工張益榕,邀請中年級小朋友上臺扮演繪本裡角色的心得。(攝影者:鍾雅慧)
「如何面對傷心難過的情緒、如何與悲傷相處?」輕柔背景音樂襯托著一張張繪本故事照片,臺南慈濟高中國民小學部,每學期輔導室都會針對低、中、高年級生辦理「生命教育講座」,這學期特別邀請大林慈濟醫院社工師張益榕及成大物理研究所博士班也是慈青學長陳冠廷,到校為孩子分享珍貴的生命故事。

將悲傷轉化成力量

在講座中,張益榕溫柔的聲音,娓娓道出一篇篇悲傷經驗的故事,藉由繪本教導孩子,其中《你到底去哪裡了?》內容描述哥哥意外往生,弟弟一直等待哥哥有一天會回來陪他遊戲、一起生活,可是這個願望卻永遠都不會實現了!

故事聽到一半時,善解班邱建菖小朋友突然哭到喘不過氣,因為建菖想到阿嬤,他說:「害怕阿嬤有一天身體不健康,會離開。」佳玲老師藉機開導孩子:「只要你能不讓阿嬤擔心,阿嬤就能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與生命相關的故事,還有《蜉蝣的一天》,故事描述如果你的生命只有一天的時間,你會選擇如何度過?如果你將與最愛的人分離,會許下什麼樣的願望?二年善解班涂哲皓分享:「如果我只剩一天的生命,最後一個願望,我會希望,我的家人可以平安健康!」
善解班邱建菖小朋友聽《你到底去哪裡了?》的故事,突然哭了!他說,害怕阿嬤有一天身體不健康,會離開。佳玲老師藉機開導他。(攝影者:鍾雅慧)


葉招芬老師說:「透過講座,教會孩子勇敢的面對悲傷,流流淚、給個擁抱,感覺自己好像也找到愛的動力!」悲傷,不是件壞事,張益榕透過動人的繪本,讓孩子學習處理與最愛的人、事、物分離的難過情緒,將悲傷轉化成讓世界更美好的力量!

孩子每一階段的成長過程不一定相同,有些中年級小朋友的煩惱是,「為什麼我的朋友不跟我好?」、「為什麼我的成績總是考不好?」、「為什麼我的表現比不上同學?」因此,張益榕教小朋友要如何學習看見自己的優點,接受自己的缺點,愛自己,也愛別人。

首先,從繪本《點》開始認識;不擅長繪畫的葳葳,在老師的鼓勵下,開設了畫展,最後建立了自信心。而《大鯨魚瑪麗蓮》述說一個沒有自信的瑪麗蓮,上游泳課時受到同儕的嘲笑,嘲笑她的身材、游泳姿勢、長相等等,最後瑪莉蓮受到教練的鼓勵才知道,「原來你的想法,決定你變成什麼樣子。」

四年善解班張瑜庭說,「最喜歡《大鯨魚瑪莉蓮》,聽完今天的講座,我覺得要對自己有信心,遇到困難要學習瑪莉蓮的精神。」

珍惜擁有還要助人

高年級生命教育講座「從印尼垃圾山小學──發現幸福」,由慈青陳冠廷分享羅興亞族來自於緬甸少數民族,因為受到政府迫害,無奈離鄉背井,逃往鄰近國家,尋求政治庇護;來自臺灣的慈青們,到了難民學校陪伴孩子,舉辦戶外教育,參觀鳥園,帶給他們難以忘懷的回憶。
慈青學長陳冠廷帶來印尼兒歌〈快樂歌〉,他的帶動跳,頓時讓孩子的歡樂笑聲滿溢講堂。(攝影者:鍾雅慧)


「還記得影片《赫曼的晚餐》嗎?」陳冠廷問後告訴小朋友,印尼首都雅加達充斥著貧富差距的生活,高速公路旁隨處可見臭味四溢的垃圾山,許多貧困的人在垃圾山中尋找三餐、可賣的物品,這裡雖然骯髒難耐,但此處卻是維持生活的來源。

聽了慈青學長陳冠廷的分享,六年知足班陳穎萱和李倢瑩小朋友感觸甚深說:「很難想像生活在不同的國家中,有跟我差不多年紀的孩子,過著如此窮困的生活,未來有機會,我想和冠廷哥哥一樣,去幫助他們。」

輔導室顏秀雯主任期勉高年級小朋友:「影片中的小朋友跟你們有同樣的年紀,卻過著不一樣的生活,平安幸福的人要去幫助不幸的人,將來有一天,期望你們長大之後,都能做一個手心向下的人。」

藉由生命教育講座,希望小朋友時時感恩自己平日受到的照顧與擁有的幸福,積極把握機會服務別人,讓生命發揮無限的價值,如同陽光般耀眼燦爛!

(文:顏秀雯、張婉如、鍾雅慧 臺南慈中國民小學部輔導室報導 2016/10/31)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