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人生 蕭菊貞幸福分享
2011-07-06 | 韓欣倫
2001年底,因為證嚴上人獲頒第一屆「總統文化獎」,主辦單位找了連續兩年獲得金馬獎最佳記錄片導演的蕭菊貞為證嚴上人拍攝紀錄片。自認叛逆、孤傲、批判性強的她,當下第一個反應是「不」。一來是,自認對佛教不甚瞭解,二來是,過去雖然在拍片的過程得到肯定,但心裡卻很不踏實。
人生苦示現 困惑導演心
因為紀錄過紅葉少棒、政治受難者、老兵或身心障礙朋友等,在接觸的過程中就發現人生的苦,這一刻這麼美好,下一刻就掉了下去!看似得意風光的當下,也是蕭菊貞人生最感困惑的時刻。
記得得獎當時,記者訪問她:「拍了兩部得獎紀錄片,能不能用一句話來表達得獎感言?」她思索很久後說:「人生無常!」原本有所期待的記者們,面對這樣的回答感到無趣,瞬間像洩了氣的皮球,但這才是蕭菊貞內心真正的體悟。

看見苦難示現,又不知該做些什麼,蕭菊貞思索,人生就只是這樣嗎?所以當主辦單位找她拍證嚴上人的故事時,正處於困惑的她,毅然地回絕了。
好奇心入慈濟 解開人生疑惑
然而蕭菊貞身邊的朋友則持不同意見,有人說:「難得的機會,妳好歹也要去見一見一代高僧!」又有人說:「以你這種個性,誰沒有做好,你也不會妥協,別人也收買不了你,不然你去看看慈濟有沒有內幕?」身旁的人都對這件事充滿興趣,因而激起了蕭菊貞的好奇心,覺得這是個很不一樣的題材,讓大家充滿想像空間,於是就答應接拍了!
由於拍攝證嚴上人記錄片的因緣而認識慈濟,也走進了慈濟世界。雖然她發現人生還是有很多苦無法解脫,但她卻找到了正向來面對人生的態度,突然的迷茫就清澈了。種種的疑惑都了然明白,原來苦難是自己決定的!上人說:「我們是這世的演員,也是來世的編導。」這句話深深攝住身為導演的她,最後毅然決定跟隨上人。
導演轉迷為悟 製作大愛好戲

當媒體業界聽聞大愛臺要製作迷你劇,都感到不可思議,也都不看好。因為臺灣一年就播出5000個小時的韓劇,以致臺灣本土的戲劇越來越少。而大愛臺的節目都是自製,迷你劇的製作所要花費的心力更多。
上人說:「大愛臺的使命是淨化人心、守護慧命。」希望人們可以透過故事,得到生命的力量。當影集一播出,立即獲得熱烈迴響,觀眾看完影集後分享:「看到別人的生命受到如此多的考驗,回頭看看自己,真的覺得自己好幸福!」
每天我們都會面臨很多的選擇,選擇吃甚麼樣的食物、喝甚麼飲料、看甚麼節目。常常,選來選去卻選不到自己想要的,也許還會選到毒害自己的。其實思維越簡單、純真、樸質,才是對自己身心最有益。正如蕭菊貞的編導人生,她也在慈濟找回了她那真實幸福的方向。【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韓欣倫 臺北松山報導 201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