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舞臺臨別 探索神秘黑潮
2013-10-20 | 陳麗明海洋新認識 關心大自然
黑潮,是太平洋環流中,從赤道所夾帶而來的熱流,從日本經過臺灣到菲律賓,無不受到這條洋流的緊密牽引,從而交織出各種生機無限、卻又危機四伏的動人景像。
黑潮三部曲的首部曲:〈黑潮行旅-追尋身世之旅〉,主要介紹黑潮的起源、路徑、物理、化學研究以及相關生態故事。故事帶著浪漫色彩開始,美國少年布來恩請託叔叔在美國西岸流放數個瓶中信,信中寫著「如果誰看到這封信,請寫信與我連絡……」不知經過了多久,其中一個瓶子出現在日本四國的海邊。
畫面就隨著洋流,從日本來到臺灣,住在蘭嶼島的達悟人捕食飛魚,也敬重飛魚——這群隨著黑潮而來的洄游性魚類,在達悟人的心中,是天神賜給他們的恩典。臺灣大學海研所教授唐存勇和一群研究生,正在蘭嶼海域收起黑潮流速監測器,面對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洋流,他說:「關於黑潮的研究,其實有百分之九十是空白的,黑潮的地位仍有待建立。」
臺灣東部海域正好受到黑潮主流貫穿,一些隨著黑潮往返的洄游性魚類如飛魚、鬼頭刀、鯖魚等,都會大量在此聚集,為臺灣帶來豐盛的漁產,更深深影響著臺灣人的生活。而黑潮和臺灣陸地交會之後所產生的湧昇流,更為臺灣海岸帶來豐富的營養鹽物質,也孕育出臺灣東部海底多樣繽紛的珊瑚世界。
堅忍討海人 辛苦誰能知
〈黑潮生息-討海人的故事〉,二部曲介紹與黑潮有密切互動的漁民與漁業文化,包括西太平洋沿岸日本、臺灣與菲律賓三地的故事。在黑潮這座波濤壯闊的生命舞台上,奔騰的巨浪,展現出討海人的堅強意志。
捕魚已經有四十多年歷史的林信德感嘆地說,臺東成功鎮因為發展腹地小,居民大多靠捕魚維生。但是這種靠天吃飯的日子,每天都要經歷大風大浪,要好好吃一餐都很難,更要跟魚群搏鬥,其中的甘苦只有討海人才能體會。三十幾年的討海生活,待在陸地上的時間不超過十分之一的廖明祥船長,從事大型圍網作業,每天面對浩瀚的海洋,最能了解討海人的辛苦。
洄游性魚類隨著黑潮的洋流,來到了臺灣東北部的南方澳漁場,五十四歲的漁民李添登一早就開著九噸大的漁船出發,三十多年的海上歲月,這幾年顯得特別「壞年冬」,許多捕不到魚的漁民,則偷偷地跑到琉球群島的那國島附近捕魚, 臺灣的漁業資源就經常在南北兩端,與鄰國展開爭奪。
海洋與文化 保護與展望
三部曲〈黑潮脈動-海洋文化的省思〉,則是介紹黑潮文化圈的研究、臺灣古歷史與黑潮的關係、海洋資源的保護、文化的相互影響、黑潮的失落與展望。
在菲律賓呂宋島北海岸的Laoag,中研院史語所的研究員臧振華,正在和菲律賓博物館副研究員Santiago進行考古發掘的工作,他在尋找臺灣出土的文物與菲律賓古文化的關連。臧振華說,在日本琉球與呂宋都可以發現有貝斧的用器,臺灣就是沒有發現,這消失的環節部份,卻是人類學者最關心的內容。
不論傳說的真相為何,在蘭嶼的達悟人,早已展開自我文化的溯源之旅。他們來到了菲律賓的巴丹島,發現彼此的語言竟然有百分之八十是相通的,文化的關連,就在黑潮的牽引下,清楚地畫出一條等號。
隨著這群靠海維生的漁民逐漸凋零,臺灣的海洋文化正在轉變中。「認識海洋,是發展臺灣海洋文化非常重要的一步。」黑潮文教基金會廖鴻基說。就在黑潮的彼岸,這群臺灣的年輕人,正熱切地去建構出臺灣海洋文化的意象與內涵。
海洋資源的枯竭,是人類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在沖繩的海洋國家公園內,他們正透過一系列的展示與教育活動,讓民眾更了解海洋與生活的關係,而這樣的海洋公園在日本有上百座,反觀同是海島的臺灣卻僅有一座。雖然我們也在努力地設立人工漁礁,進行有關海洋生態的保育,但是大部分的人對海洋的興趣,卻仍停留在口腹之欲上。
教育深耕化 再見新舞臺
導演范欽慧回憶這部十年前所拍攝的電影紀錄片,2001年公共電視要我們做黑潮,當時的企圖心很強,往返菲律賓、臺灣、日本,共花了將近半年的研究,以及一整年的拍攝時間,拍攝後得到林榮三文學獎,滿腦子的故事、生態、人類學而決定再投考清華大學人類學系博士班,感慨十年後的今天海洋惡化到鮪魚幾乎已經捕不到,他最後感嘆臺灣對離島計畫太著重硬體建設,而輕忽軟體文化、教育的養成。
秋意漸濃,空氣中有著淡淡的愁緒,而位於臺北市信義區靜思書軒新舞臺店,十一年來在這裡,辦過五百多場精采的心靈講座,如今因為大樓即將易主,靜思書軒新舞臺店也即將畫下圓滿的句點。
帶著些許的不捨,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表示:「上人曾說過,我們人的生命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剛好這個場地也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但是,凡走過必留下美好的經驗。」蔡青兒感恩新舞臺這個園地孕育不少慈濟種子,也期待在信義區有另一個新據點,可以延續慧命傳承。
(文:陳麗明 臺北市新舞臺靜思書軒報導 201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