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手腳冰 溫灸祛寒促循環
2014-12-09 | 江杏幸 劉泓志
天寒地凍雪紛飛 準備冬至好過冬
12月7日正逢二十四節氣裡的「大雪」,臺北大學民藝所所長俞美霞表示,大雪是指「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的時節,這時候鶡鳥也已不再鳴叫,老虎也已開始交配,而荔草也已萌生,在這節氣裡的諺語就是「瑞雪兆豐年」,這是因為雪中含有豐富的氮化合物,可以滋潤農作物,而雪水冰寒凍死蟲害,所以稱為瑞雪。
天氣分析師賴忠瑋說:「北方的冷空氣已經很強了,但是南方的暖濕空氣還沒有到很弱,所以也就是說溫度可以下降到一定程度,比如在零度以下,再加上南方還是有一些水氣可以補充,所以會有降雪的機率是比較偏高。」
枝頭上,如白雪點點的梅花正逢花期,耐寒的特性越冷越綻放。俗話說:「瑞雪兆豐年。」,冬雪代表來年的豐收,古人「冬藏」的觀念其來有自。
慈濟大學宗研所長林安梧說:「大雪就是進入冬至前的一個預備,一般來講在中國北方那個時候就是大雪,雪已經下得很大了,當然就在家裡要準備冬至。」
保暖衣物紛出籠 黑色食物宜養腎
寒風一陣陣襲來氣溫明顯變化,路上行人的大衣、圍巾紛紛出籠。北部與東部濕冷型態,還得特別留意攜帶雨具。天氣分析師賴忠瑋說:「北方的冷氣團南下會再更頻繁一點,所以對北部來說天氣不會很穩定,但是整個降雨的量也不一定會更多。」
大乾坤對應身體的小乾坤,是以運用五行概念——五臟對上五色。冬天宜養腎,因此適合選擇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不只補腎也富含高營養價值。
花蓮慈濟醫院營養師林雨柔說:「黑芝麻裡面含有非常豐富的鐵質跟鈣質,另外還有很重要的它含很多的亞麻油酸,可以幫助膽固醇的代謝,這跟黑豆一樣,黑豆裡面也含有很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幫助膽固醇的代謝。另外其中的維生素A跟E,都是很好的抗氧化物質。」
進補方式需慎選 溫灸保健祛寒暖身
而在冷颼颼的天氣,市場裡湧入了忙著採買的民眾,許多人將冬令與進補畫上等號,習慣藉著各種進補方式來祛寒。民眾黃先生說:「拿這邊的菜來煮大補湯,天氣冷的話稍微暖一下身子。」

民眾黎小姐說:「平常冬天都是常常去吃火鍋,就幫老人家補一下,我們也補一下,就是一點點這樣子而已。」
其實並非人人都適合進補,像體質燥熱的民眾,補過頭反而容易造成負擔。如果擔心補湯食材油膩、不好消化,中醫師則建議可以選擇將烏梅、洛神、山楂,煮成簡單方便的茶飲。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師唐漢維說:「這個比較酸性的食物,你在吃的時候就可以達到一個幫助你對油膩的、滋膩的感覺,達到一個緩和的作用;這些比較難消化的食物,可以用山楂幫助腸胃做消食導滯的效果,吃完後比較不會容易腹脹。」
除了適量攝取食物,透過中醫的「溫灸」配合穴道也能補陽氣,通行十二經絡,達到冬天的預防保健。花蓮慈濟醫院中醫師唐漢維說:「合谷穴、勞宮穴跟足三里穴,如果民眾在冬天常常能夠溫灸,對這三個穴道做保健的話,相信民眾對於手腳冰冷、腸胃道的問題,或者是容易感冒的問題,都可以達到一定的改善。」
冬季晝短夜長,順應節氣變化,不熬夜養成規律運動,注意身體保暖,就能遠離風寒健康過冬。
(大愛新聞:江杏幸、劉泓志 花蓮報導 201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