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浴佛零秒差 關鍵種子

2016-04-20   | 曾修宜
浴佛流程細節包括走浴佛臺前的動線、供燈湯花的動作、繞佛繞法、祈禱的動作等等。圖為種子志工在演練浴佛臺前供燈湯花的動作。(攝影者:戴龍泉,地點:三重靜思堂,日期:2016/04/16)
偌大的浴佛典禮現場,數萬名民眾與志工如何凝聚虔誠心聲,完美呈現莊嚴道氣?如何讓每位參與者都知道浴佛的流程與儀軌?種子志工成為帶動的重要關鍵。散布在隊伍裡的種子志工會預先清楚瞭解浴佛典禮的流程與細節,以帶動身邊的民眾歡喜浴佛。

來自大臺北各區一千八百多位慈濟志工,4月16日一早即前往慈濟新北市三重靜思堂報到,期待能用心瞭解與學習浴佛的流程與細節,共同成就一場莊嚴的浴佛典禮。

兩地同步 零秒差

受限於5月8日傍晚,中正紀念堂廣場同時有幾個單位在舉辦活動,場地不敷使用,慈濟今年(2016年)在臺北舉辦的浴佛大典,分成兩個場地──中正紀念堂、臺北市政府廣場同步進行。活動總企劃呂秀英(慈悅)再三叮嚀種子們,「要感恩借給我們場地的單位,辦活動過程務必要縮小自己,學會成就別人。」

浴佛典禮雖然分為兩地舉辦,卻是完全同步進行。兩地超過萬人透過大螢幕共聚善念,在唱誦〈誠心齋戒〉時,兩地排列的圖騰以動作與燈光秀相互呼應,種子志工必須非常清楚唱到哪一句的時候,該做甚麼動作。為了讓每一位種子志工知道自己所站的位置、何時該做甚麼動作,浴佛企劃團隊安排一群示範人員,在講臺上帶著大家練習,全場種子志工無不用心學習。

活動總企劃呂慈悅說明今年臺北浴佛分兩個場地,同步進行必須零秒差,動作要很精準。 (攝影者:簡嘉池,地點:三重靜思堂,日期:2016/04/16)
呂慈悅表示,活動企劃團隊因場地、時間等各種因素,每天都有接不完的變化球,這次浴佛好不容易找到兩個場地,兩地同步進行必須零秒差,更是新的挑戰。因兩地的圖騰不同,平時分為兩個場地彩排,因為最後是要同步進行浴佛,時間上的拿捏要非常精準,種子志工對於流程必須倒背如流,不能有所延誤。萬人進退場之間與其他舉辦活動的單位互不干擾,更是高難度,每位種子志工如何引導身旁的參與者變得非常重要。

一千八百多名種子志工,平均分配在中正紀念堂與臺北市政府廣場,瞭解浴佛流程與注意事項後,分兩處分別演練。浴佛的流程細節包括走浴佛臺前的動線、供燈湯花的動作、繞佛繞法、祈禱的動作等等,每一個區塊由來自不同區的志工承擔,每位種子都用心地學習自己負責的區塊。

各司其職 用心當下

浴佛活動企劃團隊成員張懿承擔臺北市政府廣場浴佛的窗口,他表示,場地雖然拉遠,但是全體民眾浴佛時的心是在一起的。慈濟雖然未曾在臺北市政府廣場舉辦浴佛的經驗,志工對於場地比較生疏,場布時間也很有限,但他相信志工們可以克服困難,圓滿浴佛。

同樣是活動企劃團隊成員之一的呂梅英表示,中正紀念堂浴佛每年創新,愈改愈精簡,但不失整體莊嚴。今年浴佛流程比起以往簡單許多,祈禱時間縮短,供燈、供湯、供花的方式也簡化,希望達到只要有種子志工,民眾可以不用彩排就能歡喜浴佛。「今天這麼多種子志工來學習,每個人都戒慎虔誠,用心在每個當下,詳記筆記、動作、強記關鍵字句,希望能圓滿使命。」

來自北區各大學的十三位慈青同學,學會浴佛的細節,回去後會好好練習,教會其他要參加浴佛的慈青同學。(攝影者:簡嘉池,地點:三重靜思堂,日期:2016/04/16)
浴佛演練隊伍中,有一排穿淺藍色制服的慈青同學特別醒目,他們是來自北區各大學的十三位慈青。就讀於臺灣科技大學的王冠智表示,他參加過慈濟的歲末祝福等活動,沒當過浴佛的種子,今天來種子共修才知道,原來要成就浴佛這一大盛事真的不簡單。慈青同學們都表示,回去後會好好練習浴佛的細節,教會其他要參加浴佛的慈青同學。

年輕的徐敏剛是職業軍人,高瘦的身材穿著白衣白褲,在隊伍中相當顯眼,他利用共修空檔,認真地用手機拍大螢幕上的說明。徐敏剛說,父母都是慈濟志工,以前也曾參與過浴佛,卻是第一次當種子。他表示,經過今天的學習,有信心帶動身旁浴佛的人。

承擔浴佛行政組的中正區志工林錦緣,往年在中正紀念堂浴佛時,總是承擔協調各功能間繁雜的行政事務,對於社區參與浴佛的名單、每個人所站的位置、圖騰需要的衣服顏色,以及每一個細節的動作,都能事先研究、瞭若指掌。

上臺示範「誠心齋戒」的動作時,林錦緣因為聽力不好,聽不清楚音樂的拍點,無法適時做出正確的動作,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是好,幸好活動企畫團隊的李國源及時上臺在她旁邊帶動,化解緊張尷尬。林錦緣表示,當時在臺上緊張到不行,團隊這麼貼心,她非常感恩。

一千八百多位種子志工將在5月8日的浴佛典禮上,帶動兩萬多名民眾與志工一起浴佛,每一位志工無不以戒慎虔誠的心念,用心在當下,只為成就一場莊嚴的浴佛典禮,祈願參加浴佛的每一位民眾與志工都能透過浴佛儀式,提起虔誠的心念,學習佛陀的清淨智慧,將佛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曾修宜 新北市三重報導2016/04/16)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