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培訓勤精進 適性運動護銀髮

2020-10-25   | 陳秀貴
長者適性運動指導員培訓課程,經過六天嚴格的培訓課程,還需通過一對一的術科考試,才能領取結業證書。(攝影者:馮瑞婷,地點:新竹靜思堂,日期:2020/09/08)
「上完第一堂課後,我就覺得怎麼有這麼好的運動,先利己再來幫助別人。」志工楊瑞春學習帶領長輩運動的訣竅,覺得不只對自己有幫助,還可以用來幫助別人,頓時受益良多。  

10月9日在桃園靜思堂舉行「2020慈濟基金會長者適性運動指導員結業式」,一共有五十三位志工通過了六天,共四十八小時嚴格的訓練課程,取得了長者適性運動指導員之資格,他們再回到各個社區之後,可以利用所學,協助長輩們透過適性運動預防失能、增加肌力、降低失智風險、延緩老化速度,更進而改善他們的生活。
 
學術兼修  利己助人
 
由慈濟基金會和慈濟大學主辦的「長者適性運動指導員培訓課程」,桃竹地區第一期課程於8月間舉行,內容包含鍛鍊虛弱高齡者、改善尿失禁、預防跌倒,以及改善失智症等計畫,學員在培訓過後,還需要通過學科及術科的考試,才能領取結業證書,回到社區做專業的適性運動服務。
 
課程的內容大多是從生活中出發,像是走路這件事,雖然不管男女老幼人人都會,怎麼樣才能走得快走得快健康呢?「平常有走路運動習慣,但都沒有到位,走五分鐘後就累了,上課後學會運動前先暖身;聳聳肩、墊墊腳尖,運動後也會做緩身的動作。」學員黃進興表示,學會了課程所傳授的暖身,而且運動後比較不會累。
 
讓黃進興感覺受益最多的,是改善了駝背的問題。個子很高的他和人說話總是低著頭,久而久之變得有些駝背,在上課之後學到了訓練背肌要夾緊背脊,夾背後自然身體就挺了。黃進興問大家:「我有沒有挺一點?」隨著學員回應「有」,也響起一陣的掌聲。「社區內也有關懷據點,因此日後可以貢獻所學,讓長者都能更健康。」在自己身上已經產生效果,更能自信的在推廣出去,助益更多人。

 
慈濟科技大學退休教授黃新作(左著白衣)、慈濟大學教授陳聰毅(右著白衣),指導學員關於長者適性運動的各相關功能及注意事項。(攝影者:馮瑞婷,地點:新竹靜思堂,日期:2020/08/18)

 
精益求精  帶動據點
 
學員吳美蓮平常在公園帶達摩易筋經,這次也來參加課程,精益求精。「有很多七、八十歲的長者問要蹲的時候膝蓋會痛,要如何蹲?上課時老師有教我們趴跪在地上,讓膝蓋在地上前後滾動,可以分泌鳶尾素,於是我就以此和他們分享。」
 
「走路時後腳跟先著地,可以拉到後腳筋,整個身形就會很正。」吳美蓮發現許多環保站志工忙於做環保,走路總是行色匆匆彎著腰走,於是她在環保站和環保志工分享所學,教大家如何正確走路。志工們笑著說好像在選中國小姐,大家都很高興,雖然一開始只來了七、八位環保志工,到後來見效之後作出口碑,參加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她們都非常認真。
 
身為慈濟志工,也同時是里長夫人的學員李淑貞也覺得在課程中獲益良多:「這個課程讓我更有力量來帶動這個據點,我希望能藉由這個據點和我的適性運動指導員,一起來讓長者更健康、更好的生活機能。」

 
方塊踏步運動是預防失能及跌倒最有效率的團體運動,學員們跳完方塊後,高興地擊掌互相加油打氣。(攝影者:馮瑞婷,地點:新竹靜思堂,日期:2020/08/25)  


適性運動  健康增值
 
「一個人生病了,可能有感冒處方,可是人的老化是沒有藥、沒有處方,但是可以用我們運動處方籤,來幫助長者健康地一直活到老。」慈濟基金會慈發處呂芳川主任在結業式致詞中說明適性運動特殊的地方,就是針對長者有特殊問題,給他適當的、不同階段的運動處方,鼓勵他回家用這個運動處方練習。
 
課程的指導教授黃新作,也引用了證嚴上人的話來和學員們分享:「人生沒有所有權,只有生命的使用權。」人一定會老,但怎樣老得不用插管、離開人世間有尊嚴,完全操之在己。為了讓「使用權」發揮得盡善盡美,他也花了很多心力,和團隊設計出一系列適合長者的運動。
 
另一位指導教授黃森芳,則說明此課程的特殊性及目標,「我們這整套系列的課程,比較特殊的是把它分類出來,這是全國沒有的,我們的目標是推廣到全世界。」此外,黃森芳還提到在馬來西亞很多地方已經推動了社區運動診所,希望慈濟靜思堂很快也有長者運動診所出現。
 
「一顆小螺絲釘,也可以造成一艘太空梭,希望太空梭很快可以升空!」慈濟大學體育教學中心主任陳聰毅,於結業式活動終了,期勉所有學員共同為長者健康狀況的守門員而努力。
 
學員們接過結業證書,開心的和指導老師們合照。接下來他們就要以「適性運動指導員」的身分回到社區,經過了專業的訓練之後,相信會讓各個關懷據點的照護能量再升級。【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10月9日在桃園靜思堂舉行「2020慈濟基金會長者適性運動指導員結業式」,學員們拿到結業證書,開心地和指導老師們合照;社區關懷據點有如此優秀的生力軍投入,將能為長者們做更好的服務與關懷。(攝影者:魏岩宗,地點:新竹靜思堂,日期:2020/10/09)

 
(文:陳秀貴 桃園報導 2020/10/12)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