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澤貧病 百年流芳

2019-12-09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開示 :「我人生就是這樣,這麼好的醫師,跟慈濟結了這樣永續的緣,人人都很懷念他,感恩的事真多。他也是人醫會,最早的人醫,非常感恩,那就是四十多年前的曾(文賓)院長(前右一)。」
【證嚴上人11月10日人醫會座談開示】
「真的要跟大家說『感恩、感恩、無限感恩』不可,真正的非說不可,因為天天都在懸著人間疾苦;苦,最苦莫過於病痛。」
 
時序接近歲末,11月10日證嚴上人行腳在新店靜思堂,與北區人醫會幹部進行座談。志工與醫師們以「莫忘那一年」為主題,呼應上人先前的叮囑,開始著手整理北區人醫會的緣起與發展故事,每一個腳印都是拔苦予樂的過程。
 
「天天都看到的,那就是病苦,因病而貧、因貧而病。慈濟是因貧病苦難眾生而成立了慈善,因為慈善,發現到非從根源,拔根不可。所以想,若沒有治病,病久就會永遠就是貧。」
 
回首慈濟醫療志業的發展,上人從花蓮市仁愛街義診所開始話說當年,為了改變貧病相依的循環,在沒錢沒人的情況下開始凝聚點滴善念與行動。
 
「仁愛街是德慈師父(上人首徒)的媽媽的家,她的家樓下騰出來給慈濟來做義診。當初的義診也要感恩,小螞蟻也可以會合起來,爬、登上了須彌山,真正是點滴力量。(義診)從二個護士開始,因為這二個護士是會員,我就給他們做委員,沒有受證的委員,因為他們發心。」
 
個案複查辦義診 盼斷貧病相連苦
 
促成上人開辦義診的原因,乃是因為慈濟長期扶助罹患青光眼失明的個案盧丹桂女士,因家庭糾紛自戕的事件,讓上人深思要徹底解決貧窮的根源。
 
「我們的委員(李時),我們在開聯誼會,她說八歲的小女孩來說:『媽媽,我們的學校有一個同學很可憐,她的媽媽上吊自殺。』為什麼?那就是她(盧丹桂),為了二顆高麗菜,為什麼?因為(同學)爸爸很窮,晚間在某一個報社做撿字的人,這晚上熬夜能賺回來的錢,買了二顆高麗菜,跟太太說:『你先煮一顆!』太太就摸了摸,摸到了二顆,就一下子就煮完,一鍋煮完二顆高麗菜,為什麼?她說:『孩子有六個,平常飢餓。』但是她的先生回來了,看到了怎麼這麼多的高麗菜,他就開始駡了,『你不知道,我賺錢的辛苦,我必須熬夜才有辦法買二顆高麗菜;你怎麼這樣子,一下子全煮了?』很多的惡口罵了,他這個太太一時想不開,就上吊了。」
 
當年,上人在聯誼會上聽到慈濟委員陳述這個事件,曾經親自關懷盧丹桂的場景,猶如歷歷在目。
 
「在還沒有煮高麗菜以前,(慈濟)就去了解到,我們的同學有這樣的家庭,先去看她(盧丹桂),也送她到醫院,幫她治療(青光眼),那時候(幫她付了)五千塊(旅費及手術費),回來了。那時我們還在地藏菩薩後面的小木屋,裡面唯有一張圓桌,沒有其他空間了,她來了就坐在圓桌那邊。我就跟她說:『你去治療的怎麼樣?現在眼睛可以看到多少?』她說:『我現在只能看到眼前一片圓圓、白白、濛濛的。』因為那一張桌子黃色的已經褪色了,白白的、圓圓的。」
 
聽到當盧丹桂的眼睛沒有治好,讓上人感覺到所籌集的八千塊醫療保證金形同白白花費了,但仍不放棄救助,每個月持續給予盧家白米。
 
「聽了(事件)之後,我們就想,那就是我們少了複勘,所以我們有了複勘就是從盧丹桂開始,就從幾個月後還要去看一看。所以說來,人生這種的苦啊!貧與病,病中又再帶貧。所以後來就趕快想辦法,才會再辦義診,義診才會在慈師父的住家樓下。」
 
後山醫療貧瘠地 建院急症方得救
 
義診的開辦,雖然讓花蓮一帶的貧困個案能得到醫療的機會,但是重大傷病仍需要外送到臺北。
 
「有一次,有一個林小姐,在銀行上班的,就是車禍被巴士碾過骨盤,但是花蓮沒有法子(醫治)。臺北林口(長庚醫院)一位施(俊雄)醫師,我就問施醫師:『這個病患,你能不能接?』他說,『這樣要直昇機來,要專機來。』那個時候飛機一臺,也是二萬八多,用小專機(送傷患)去。隔天一大早,我又電話問說:『那一位林小姐呢?』施醫師說:『師父,你跟她通電話。』她接了,聽她在回話很輕鬆,說:『我現在好好的,我現在站起來了。』」
 
透過這個案例,上人感覺到明明是一件醫療上可以讓傷患很快就恢復,但在花蓮就需要大費周章。於是堅定了興建醫院的決心,為東部地區鄉親謀求健康福利。
 
「那這樣開始,拋頭露臉出來外面呼籲,花蓮缺醫療,所以要建(醫院)。很感恩,全臺灣,應該要說全球慈濟人點滴點滴地的支持,一直到醫院蓋成了;更感恩在仁愛街(義診)的時段,開始出來呼籲要蓋醫院,我們一些的企業界夫人就開始出來支持師父。」
 
籌備醫院勤奔波 善念接引大醫王
 
1979年7月8日,上人於委員聯誼會上表達了在花蓮興建醫院的構想,獲得了委員們的認同,正式啟動籌募建院經費的各項工作。而上人也為了籌備醫院,也定期前往臺北,尋求更多人的護持。
 
「那個時候,我們臺北沒有地點,每一回出來都在一些委員家、企業家的大樓等等,他們就會集了很多的人(來聽講)。有一回,我在侯居士(慈濟委員的先生)的大樓,他就邀大家都下來,也去聯絡他們的朋友,是平常聚會吃、喝、玩、樂的閒太太一起來;那聽著聽著,其中有一位她就說:『師父,你要建醫院,這裡一位臺大醫院的院長,是不是介紹給你認識。』」
 
經過輾轉介紹,上人陸續認識了後來協助推動慈濟醫院興建與成立的幾位大醫王:杜詩綿、曾文賓、楊思標等人,也對他們的付出銘感於心。
 
「杜(詩綿)院長已經不在了,時常都會回想他的影子。他到了最後(癌症末期),我去探望他,他就說:『師父,最後一個心願,這個心願一直沒有達成,希望今天師父達成我這個心願。』『你什麼心願?我能夠替你完成。』他說:『要皈依。』『沒問題,這也是師父的心願,期待你們也是慈濟人。』在那一天皈依,他說:『這樣,我這輩子的心願,這樣夠了。』他也笑笑,他本來時常都帶著笑容。」

蓽路藍縷獻身命 醫王精神永留芳
 
花蓮慈濟醫院首任院長杜詩綿在參與慈濟之前,已經罹患癌症;當確認上人要他擔任院長重責,就抱病參與,凡事都親力親為,連往生之後,心願也是希望留在花蓮。
 
「他最後,骨頭就(放)在花蓮的慈雲山山上,因為他在山上可以看到我們慈院。所以他說,永遠都是慈濟人,這是第一代的院長。接下來的曾(文賓)院長也是,雖然他先進來,把杜院長度了進來。我先跟曾院長說:『你身體還好,因為杜院長(被宣判生命因癌症)剩十個月。我醫院快好了,杜院長先接第一任。』」
 
上人感念,不論是杜詩綿院長或是繼任的曾文賓院長,都是從擔任慈濟醫院建築委員開始,也從不計較,盡心盡力。
 
「我人生就是這樣,這麼好的醫師,跟慈濟結了這樣永續的緣,人人都很懷念他,感恩的事真多。他也是人醫會,最早的人醫,非常感恩,那就是四十多年前的曾(文賓)院長。現在,我每一次去看到他,我喊著他,他沒有反應;(但)他照顧得很好,非常乾淨,如果聽到師父要去,西裝筆挺,太太把他整理地非常乾淨。」
 
自然法則難抗逆 莫忘來路留藏經
 
當年協助上人推動建院的仁者們,除了杜詩綿院長、曾文賓院長、楊思標教授(後擔任慈濟科技大學第一任校長),都是在醫療界孚負聲望的人醫典範,對比當時的健壯身影與現在的老年身形,上人也感嘆著歲月無情。
 
「這一回,師父也要跟大家呼籲說,也要守護自己的健康,也要守護著自己的愛。不要說師父說守護自己健康,是不是就休息,跟你們說不是。你們看師父,師父都感覺說,我怎麼忽然間溜滑梯,這自然法則的明顯起來呢?不可否認,八十多了。」
 
上人認為,既然都要面對自然法則,更要努力把握生命。
 
「這種自然老態,辭不去、撥不出,但是我還是一直鼓勵自己,就是老才要用生命——過去的五十多年回顧一下,現在要寫慈濟大事記,有夠多,我、你不得不先吐一口氣才來說:『有夠多!』」
 
翻開統計數據,慈濟多年來在全臺各地援建或維修的校舍已經有七十八間,並不包含慈濟教育志業學校。
 
「你們想,慈濟(募集)五毛錢為臺灣做多少事?真的是很感人的事!這些一一寫故事,真的是很難。現在我期待,人醫會也應該請大家來分享,剛剛我看到裡面這麼多好的資料,都没辦法說,是不是人醫菩薩,拜託你們組成一個筆耕,拜託你們,一個一個提供你們的故事,讓慈濟大藏經(留歷史)。」
 
慈濟志業同氣連枝,以靜思法脈為源頭,開出了慈濟宗門人間道路。
 
「慈濟的靜思法脈,五十四年前,師父把它編起來。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編起來,人醫的精神,每一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編串起來,這都是粽串。總是,這就是愛的能量,就是一串一串的把它跟好,這樣知道嗎?」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