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苦淬鍊 俱足理性與感性

2014-08-26   | 李委煌
咽喉癌病患以文字書寫方式跟潘靖文對話。走過二十多年訪視路的潘靖文,體悟到傾聽陪伴遠勝千言萬語。(攝影者:林炎煌)
為照顧戶苦境觸動而落淚的日子,潘靖文一走就是二十餘年,雖然難免心酸,卻已懂得設想改善他們的處境。她的訪視秘訣:訪視時不一定要話多、頭頭是道,最重要的是「傾聽」,以真心維繫信任之情,關懷才能長長久久。

今年七十歲的潘靖文,對老家的印象,就是窮;對父母的記憶,則是忙於掙錢。媽媽希望她能放棄升學,但她不願意,去鎮公所申請貧戶補助外,每學期也努力爭取獎學金,才將初中學歷完成。她常在廟裏寫功課,既可省電也能親近神佛;自幼習慣初一、十五吃齋,也涉獵佛書及歷史小說,因此十分嚮往苦行者、雲遊僧的生活。

她只出五分力就能應付課業要求,另一半的心力全在享受課外文學巨著:法國羅曼羅蘭《約翰克里斯多夫》、英國狄更斯《塊肉餘生錄》、俄國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迄今談起書中的人物與劇情,依然如數家珍,這是她在當年貧乏的生活下,一個可以舒緩、豐沛她內心世界的寶藏。

成長歷程對她來說,感受最深刻的倒不是窮苦,而是旁人看待他們貧困的眼光與臉色……也因為如此,她更有了為窮苦人奔走的動力。

初訪視 苦境感同身受

在她出生翌年,臺灣脫離日本統治後不久,潘靖文全家從頭城老家搬往瑞芳九份討生活;但當年淘金熱隨著礦量遽減而沒落,加上公共衛生條件差、染上瘧疾者眾,父母也因病長年體弱,淘金夢到頭來仍是一場空。
訪視工作不容易,七十歲的潘靖文始終在學習,在訪視已有二十四年資歷,她理解到身為訪視志工,有機緣跟案主認識、陪他走一段人生路,雖然理性評估很必要而務實,「但終究『情』還是最重要。」(攝影者:林炎煌)

為了分攤家計壓力,七個孩子中排行長女的潘靖文,十八、九歲時就獨自離家到臺北永和謀職賺錢。那幾年間,她在診所上班,就住診所,到藥房工作,便睡藥房,一直到二十六歲結婚前,賺來的錢全數都寄回家裏;後來老闆看不下去,決定幫她加薪,但要她留點錢在身邊。

在友人介紹下,熱愛文學的潘靖文嫁給了夏一夫,一位熱衷繪畫創作、年長她十八歲的山東人。夫妻倆經營畫廊,先生做畫,潘靖文行銷,同時也做蠟染、水彩、毛線繡畫、工藝品等;他們曾有過十多位員工,從設計、染色、修整等全都自己來,作品專賣給美國人;無奈幾年後美國經濟蕭條、臺美斷交,畫廊也就跟著結束經營了。

一位朋友送給潘靖文一本小冊子《證嚴法師的慈濟世界》,她流著淚水讀完,「我不曾看過一位出家人,如此走入社會濟貧、蓋醫院。」她篤定地說:「我想要跟隨的師父,就是這個人!」

1985年起,她成為慈濟會員定期捐款,幾年後開始跟著志工訪視貧病案家,腳步履及大直、社子、土城、新店山上;有時清晨六點就要集合,而且得自備便當,因為一出門看個案就是一整天。

潘靖文出身貧困,加上曾在醫院做護理,屎尿、嘔吐物早接觸習慣,因此早年案家環境的髒臭她都不以為意;只是當親睹案家苦難後,她還是忍不住哭了好久。

一位案主重病,宛如家中經濟支柱倒下,「他還有一群小孩,以後怎麼辦?」潘靖文流著眼淚自問;擦乾眼淚繼續訪視下一戶,幾乎是同樣的處境,就讀國立大學的兒子不得不放棄課業,回家照顧車禍癱瘓臥床的父親。

潘靖文見這孩子想讀書、能讀書卻無法讀,難過地溜下樓號啕大哭;因為案家窘境的痛,她就像「對號入座」,觸動到內心的痛──小自己六歲的弟弟,因為家貧加上爸爸生病,甚至連初中都沒法讀,只得回家幫忙照顧……

悲憫心 想方法勤奔走

她在土城接觸到一位脊椎損傷個案,太太年輕、孩子稚嫩,「每次去探訪,他就是望著天花板,不太說話,問什麼都搖頭說不。」潘靖文決定邀請口足畫家謝坤山和自己的畫家先生前往關懷鼓勵。二十年後的今天,這位案主已是世界口足畫家成員,生活自給自立。

有些個案短暫相逢,有些個案陪伴甚至超過十年,從中潘靖文感覺家人的力量很重要,雖然親情糾葛難為外人道,但她會熱心地聯繫案主親友,想方設法拉近他們之間的距離。
潘靖文以訪視描繪豐富人生,夏一夫以筆紙彩繪壯闊山景(後方畫作);儘管彼此年紀有差距,但熱愛藝文的兩人猶如靈魂伴侶,結褵四十多年相攜欣賞心靈風光。(攝影者:林炎煌)

一位年逾九旬的老奶奶,有兩個兒子,一位往生、一位不願意照顧她,志工找到了她的女兒,只是她和先生收入不豐,也有自己的家庭必須照料,於是在慈濟經濟貼助下,老奶奶得以和女兒同住迄今。

一位街友經人提報成為個案,志工為他奔走許久,帶著他申辦相關證件、調閱資料、尋找住址、探尋親人、就醫鑑定、申請低收等,最後終於讓妹妹願意出面簽字,讓哥哥順利在安養院得到安置。潘靖文認為,其實志工能做的有限,「至少,就是不讓他繼續流浪了。」

十餘年前結識的個案小惠,患有精神疾病,志工先協助她繳清欠繳費用,回復了健保資格後,再商請警察和里長協助她送醫治療,接著動員志工為她清理滿屋的凌亂污穢,收拾四散的衣物、食物、廚餘、垃圾、藥袋………與小惠同住的父親對志工說:「好久沒聞到這麼清新的空氣了!」

志工發現老爸爸因為糖尿病,雙腿嚴重感染,趕緊安排就醫;截肢後併發敗血症,在陷入昏迷之際,潘靖文在他耳畔輕慰:「我們會繼續關心小惠,請您安心別煩惱。」當天夜裏,爸爸就走了。志工在協助小惠申請到低收入戶資格後,安排她住進了安養院,並且依約,迄今仍定期前往探視。

柔軟心 更勝理直氣壯

慈濟補助照顧戶生活費用,主要是補政府福利不足處;如今隨著社會福利日趨健全,慈濟提供的經濟補助也會有所調整。思維較理性的潘靖文,曾經因為補助費用的增減與案家想法不同;她感覺被誤解,想解釋更多,一往一返卻於事無補。

事後,她反省,想要幫忙解決案家問題,就不能「拿著一把理性的尺量測著對方」,她理解到,身為訪視志工,有機緣跟案主認識、陪他走一段人生路,雖然理性評估很必要而務實,「但終究『情』還是最重要。」
潘靖文感恩自己的人生顛簸,讓她在陪伴許多案家走過生命幽谷時,能更「同理」他們所面臨的困境及窘況。潘靖文偕志工準備了蛋糕,為案家母女三人慶祝母親節。(攝影者:林炎煌)


訪視工作不容易,七十歲的潘靖文始終在學習;她在六十歲時重拾課業就讀空中大學,為了與志工聯繫,時下流行的通訊軟體她也與時俱進跟著使用;若遇出國機會,她也很享受「背包客」的樂趣,獨自在土耳其、法國等陌生地「雲遊」。她感恩過去曾歷經的苦,「因為人生再往下走,就不覺得有那麼苦了。」

回想當年,從閱讀了那一本慈濟小冊子,內心湧現出莫名感動後,潘靖文將之化為志工行動,二十多年來,那分初衷依舊像火炬般閃閃躍動著。

少女時熱愛文學小說,雖沒能成為作家,但她將對人心、人性、人物情感的敏銳感知力,全副心思投入慈善助人,走入貧病弱勢者的生活及生命,用愛心來為需要的人們寫出重生篇章……

(文:李委煌 摘自《慈濟》月刊第572期)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