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文 知足就能透視幸福
2013-04-15 | 李貞蘭 涂賢照「這麼不吉利的字,你怎麼把它貼在這裡?」熟識的朋友對於他這樣的做法頗不以為然;然而他總是輕描淡寫地說:「這也沒什麼,人本來就會死,我要常常提醒自己要『念死無常』。」
經歷無常 健康時展良能
國小三年級時,陳世文因高燒不退,醫師證實他罹患了腦膜炎。在那個沒有健保的年代,父母親為了醫治他的疾病幾乎花光了家中的積蓄;小小年紀的世文也似乎感受得到大人的焦慮與不安,與死神擦身而過的經驗更是讓他永生難忘。
高工畢業退伍之後,一次與同事的聚會中,有一位在「殘障協會」擔任義工的同事,試探地問了他:「要不要來跟我一起做義工?」「好啊!」陳世文總覺得有能力幫助別人是一件好事,而跟著一起投入。在參與義工活動的過程中,他看到很多肢體有障礙的的朋友樂觀、認命、堅強地生活著,讓他更珍惜所擁有的健康身體。
夜深人靜時,小時候生病的夢魘常在他腦中徘徊、揮之不去。「除了做義工之外,應該還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做。」陳世文心中盤算著要如何在身體健康的時候,盡情發揮生命的良能?
出錢扛重任 好人做到底
2003年的春天,慈濟志工正推動「挨家挨戶按門鈴」活動,陳世文依稀記得那一晚,門鈴聲響起,平時交友簡單的他,心裡正想著誰會來拜訪?沒想到一打開門就看到身著藍衣白褲的慈濟志工,當時他心中第一個反應就是「我的慈濟因緣到了」因為他平常就有收看慈濟「大愛臺」的習慣,對志工投入社區做付出的工作印象深刻,其中一位志工呂秋鸞馬上邀請陳世文來慈濟當志工,那一夜彼此相談甚歡,沒多久他就開始投入慈濟的志工。
2004年初,承擔「文宣組」的慈濟志工呂秋鑾,因為高雄靜思堂正在建設急需會照相的志工做紀錄;她徵求地問陳世文:「你來照相好嗎?」
「照相?我沒興趣!」陳世文想都不想,回答的乾脆;最後禁不住呂秋鑾的再三請求,他終於點頭答應。
「可是,沒有相機怎麼拍?」
「那,你去買呀!」呂秋鑾回答的理所當然,自認為外型不夠帥,不喜歡拍照又生性節儉的他,當下愣了一下,隨後心想「反正任務需要,那我就好人做到底!」第二天就花了三萬多元把一臺單眼、有腳架的數位相機抱回家。
學習觀摩 樂於配合
對照相完全是門外漢的陳世文,為了能承擔照相志工的使命,他不但上網找資料、只要人文真善美有開攝影課從不缺席;一有空閒,就騎著機車四處捕捉鏡頭,自己慢慢摸索。他回憶起那段時間,感慨地說:「剛開始出班時,拍出來的東西很多,能用的卻很少。」但他並沒有因此而退卻,反而更努力觀摩別人的作品,從中不斷學習。
「照相只要常去拍,累積了一些經驗之後就會不斷進步,不會再退步。」陳世文對照相更有信心,出班也出得更勤了。
「世文師兄,說好要來照相的那位師兄,臨時發生了一些狀況不能來,你趕快來支援好嗎?」剛上完大夜班回來的陳世文,一進家門,就接到慈濟志工緊急催促的電話;一夜未闔眼的他強打起精神,還來不及坐下來好好吃一頓母親為他準備的早餐,二話不說地換過制服、揹起相機就準備出門。
「身體要顧啦!」母親見他下班回來不得休息,總會叨唸幾句;不敢回嘴的他,總是在心中抗議著「人家有需要,我們就要配合啊!」其實他心裡清楚,母親唸他不是沒有道理,因為他從小就遺傳了家族性的高血壓,每天要靠吃藥來控制,尤其碰到無眠的夜晚,血壓更容易飆高。
無常為戒 用心體悟
雖然母親時常叨唸他要多注意身體的健康,但是陳世文覺得每一次出班回來,自己人生的閱歷就更豐富而樂此不疲,「做人文真善美是非常有福報的,別人的生命故事,可以毫無保留地跟你分享。」每次參與人物記錄時,他看到故事主角的改變,也看到很多不一樣的人生風景。除了記錄別人的生命故事,他的鏡頭最常捕捉的就是慈濟志工默默付出的身影,他告訴自己「用心觀察之後,等待畫面入鏡,否則機會稍縱即逝,錯過了就可惜了。」
在參與那麼多年的記錄中,讓他覺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07那一年,一對年僅二十幾歲的親兄弟在工作場所遭遇電擊而相繼往生;事情發生的第二天,證嚴上人剛好行腳到高雄靜思堂。上人對著痛失愛子的父母隨緣開示:「用肉眼看不見的電就好比是『因』,那一條長長的電線就好比是『緣』,閃耀著光亮的日光燈就是『果』。世間一切,自有它『因緣果報』的道理。」
「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情,永遠沒有人知道。」也經由這樣的記錄,陳世文深刻體悟到做人真的不需要太計較,平常就要把握時間行善造福,多多累積善因福緣,為來生的劇本寫下更動人的篇章。當看到朋友汲汲營營的追求名利,他總會勸說:「看淡一點,人生平淡才是真幸福。」
行善布施 及時付出
除了慈濟制服外,陳世文永遠是一條牛仔褲、一件T恤、一雙球鞋。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別人送的二手衣、唯一的代步工具是一部老舊的野狼機車。在吃的方面就更簡單了,每天都以饅頭、麵食來裹腹;麵條是別人送的,菜是同社區的志工種的,要他自己需要就去摘,吃的方面幾乎不用花錢。
當有人問他:「你都吃麵?不會膩嗎?」
「吃得飽,不會餓就好了啊!」他說得理所當然;除此他最常跟大家分享的一句話「錢,要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
在一場靜思精舍德慈師父與慈濟人舉行座談中,陳世文聽到師父說:「生命只在呼吸間,行善行孝不能等,要及時!」的開示後,想要捐榮董助人的心願即悄悄地在他心中醞釀著。本來他是要等退休之後才捐的,剛好那幾年天災地變特別多,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他心想「反正我沒有房貸的壓力,工作又穩定,小孩子也工作了。「錢,放在銀行只是數字在變化而已,不如捐給慈濟用在對的地方。」就這樣,他傾其所有捐出了平日省吃儉用的積蓄。
「當物欲少一點,精神生活就會多一點。」退休之後,生活平淡的陳世文,更用心於每個當下,只要志工一通邀約的電話,他就會準時地出現在大家眼前。他把握生命中的分秒,盡情揮灑生命的良能。
(文:李貞蘭、涂賢照 高雄鳳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