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書庫banner
敘愛
 
愛在滿納海
 
慈悲心路莫拉克風災援助
 
鏡觀海燕風災援助
 
品格學堂二十年
 
環境與宗教的對話
 
慈濟宗門的普世價值
 
一性圓明合心入懺守慧命
 
慈濟宗門足跡202304
 
慈濟宗門足跡202303
 
慈濟宗門足跡202302
 
慈濟宗門足跡202301
 
慈濟宗門足跡202203
 
慈濟宗門足跡202202
 
慈濟宗門足跡202201
 
慈濟宗門足跡202112
 
慈濟宗門足跡202111
 
慈濟宗門足跡202110
 
慈濟宗門足跡202109
 
慈濟宗門足跡202108
 
慈濟宗門足跡202107
 
慈濟宗門足跡202106
 
慈濟宗門足跡202105
 
慈濟宗門足跡202104
 
慈濟宗門足跡202103
 
慈濟宗門足跡202102
 
慈濟宗門足跡202101
 
 

愛在烽火前線 援助烏克蘭難民

2022-03-31   | 大愛新聞真善美志工
慈濟志工匯聚在波蘭波茲南讀書的14位學生,在斯科熱沃政府單位提供的地點進行生活物資發放。(照片由波蘭慈濟志工提供 地點:波蘭 時間:2022/03/26)
「我看見那時候逃難的民眾,為了排隊進入波蘭,整整排了兩天。有個小朋友就這樣繫著安全帶繫了兩天,肩膀兩邊都勒紅了,出現瘀青的顏色。」在波蘭就讀醫學院的陳同學說,他第一次這麼靠近戰爭。  

烏克蘭戰火已經延燒超過一個月,這場戰亂不僅僅牽動國際情勢,更一點一點壓垮烏克蘭人民的希望,他們被迫在子彈與轟炸中掙扎求生,逃離安居已久的家園。慈濟透過波蘭的當地志工,除了在當地採買生活物資發放給難民,也設法給予他們更直接的幫助。

烏俄戰火遮天 人民尋找棲身之地
 
在烏克蘭,許多士兵為了保護家鄉,正與部隊遭到俄軍強烈的攻擊。「爸媽,我愛你們。」然而他們只能在社群媒體上留下對家人的思念。
 
不只軍人,警消與醫護人員自願留在戰區幫助受砲火攻擊的百姓,他們奮力挖開被瓦礫掩埋的傷者,只希望能再多搶救一個生命。然而戰爭的無情卻時常讓醫護與家屬必須面對殘酷的畫面,俄羅斯砲火的猛烈,阻礙了許多傷患的救治,這對病房內外都是難忍的心碎。
 
烏克蘭許多還在逃難途中的人民也將影片上傳到社群媒體,向世界求援。「我們被困在下面,」一位烏克蘭母親坐在避處難牆角啜泣,她懷中還抱著一名熟睡的孩子,「有兩個孩子死了,沒有人可以救他們。」
 
載送難民的公車上一位男孩努力忍住眼淚,他說:「我們把爸爸留在基輔,他會繼續在那邊賣東西,也要幫助我們的英雄。」這場戰爭已持續太久,剝奪了烏克蘭孩子的未來,讓他們與家人流離失所。
 
慈濟志工匯聚在波蘭波茲南讀書的14位學生,在斯科熱沃政府單位提供的地點進行生活物資發放。(照片由波蘭慈濟志工提供 地點:波蘭 時間:2022/03/26)

集愛傳往烏克蘭
 
雖然對戰爭不甚理解,但當高雄大愛幼兒園的小朋友了解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孩子因此無家可歸,紛紛用圖畫傳達對他們的關懷和加油打氣,希望戰爭早日結束。
 
「已經有部分台灣的學生自己跑去賣場買了很多物資放在辦公室,聽說每次都是用兩卡車在載。」留學波蘭的陳同學說。
 
湧入波蘭的難民人數最多,慈濟的首次發放有一百多戶,後續計劃與紅十字會合作,「我們在華沙找到一個收容中心,那邊預計有一萬多位難民,也很需要物資,比如尿布或食物,」波蘭當地志工說,「我們正在安排怎麼送東西給他們。」
 
除了波蘭當地,臺灣也再次向國際發聲,在外交部地下停車場成立的臨時物資捐贈中心,不斷有民眾從各地開車來到這裡送愛,物資川流不息的抵達,向世界喊出Taiwan can help。
 
臺東、南投等地都有民眾不辭辛勞開車北上捐贈,物資與祝福堆滿地下室,為期十天的募集活動,粗估送出兩萬多箱物資,動員志工逾百人。每天都有新的物資需要重新拆箱清點,再次分類、分裝,重新標示後準備送到烏克蘭人民手中。
 
「把這裡每個邊角都封起來,才不會有空氣或是漏水跑進去。」慈濟志工與眾人細心將物資分類後妥善裝箱,為了能夠讓難民拿到的每份物資都完整溫暖。外交部長吳釗燮也來到現場鼓勵志工並對烏克蘭表達關懷:「我們遠在台灣的這些人,都一直幫他們祈禱,希望能幫助他們減輕負擔,所以我也再次謝謝大家。」
 
世界各處的關懷為烏克蘭點起了一盞光,在黑暗的風雪中綻放。勇敢的烏克蘭女孩也返回戰場,在殘破的家中揚起琴聲,為烏克蘭人演奏撫慰的樂曲。樂聲中透露出昂然的希望,就算炮聲轟隆也無法阻斷,相信風雪終會過去,黑暗也將迎來黎明。

(文:大愛新聞真善美志工 波蘭報導 2022/03/25)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