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師家傳華語 堅持傳人文
2018-09-21 | 張如容剛到印尼慈濟大愛學校服務時,吳南佑知道學生大多是來自紅溪河的孩子,不同的族裔、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生活背景,他坦言:「一開始不懂得要用甚麼愛,去教育孩子。」
好因好緣 隨緣自在
2018年9月11日至15日,首度專為印尼慈濟志工舉辦的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營在花蓮靜思堂舉辦。印尼慈濟大愛學校教師吳南佑表示,這是他的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精進研習。「有很多慈濟志工鼓勵我回來,但是在大愛學校工作,還要請假不容易,回來這麼多天,也是要靠因緣。」
四年前,吳南佑因為一場特殊的因緣進入慈濟大家庭,由於他在補習班認識了一位老師,這位老師說被「慈濟國際學校」錄取了,但決定不去教書卻又覺得不好意思,於是問吳南佑能不能去代課?
「既然要代課,我就去國際學校正式應徵。」吳南佑面試後被派到印尼大愛學校,單純的想法只想為學生做一點事,並沒有想到薪水的收入問題,也是希望能夠表達對弘揚中華文化重任的一分敬意。
吳南佑的祖先是華人,來到印尼落地生根,傳到他已是第十五代。然而在他的家庭教育中,華語也一直流傳下來,「感覺祖宗流傳下來的文化特別有智慧,我很喜歡學習歷史,也喜歡研究不同國家的歷史。」
在印尼有很多種民族,也曾有排華現象,吳南佑認為如果華語可推廣到其他民族,或許可讓當地民族與華人更融合、和諧,「剛好自己會講中文,也喜歡歷史,這算是自己的一技之長吧,學了、懂了,就要去交給別人,希望讓更多華人的子弟學到自己的文化。」
找到幸福 盡心盡力
真正進入教育場域,吳南佑慢慢學習、瞭解學生需要的是什麼,也認真理解慈濟的教育理念。他說:「我進入學校四年,逐漸吸收上人的法、薰法香、看慈濟出版的書,這樣累積下來,就會體會到上人常說的,當老師就要用父母的愛去愛別人的孩子,用菩薩的智慧來愛自己的孩子。」
用心理解學生所面臨的困境是什麼?從他們的問題找出更進一步的處理方法,因為每位學生的需求、個性、脾氣都不一樣,家庭狀況也是不一樣,所以要多一分心去學習、去投入教育的工作。
吳南佑認為培養好的人格,很重要!「大愛學校與一般學校不一樣,哪裡不一樣呢?因為我們有人文課程。」這人文課程是品格教育,塑造學生懂得禮貌、孝順父母、懂得要如何啟發自己的愛心。
這一次回來精進,吳南佑更感覺到教育的使命,以前的他對自己沒有信心,現在則感到自己很有福,能進入慈濟大家庭學習成長,學校常給他機會當主持人、翻譯,發展自己的能力,讓他看到自己的真本事;所以身在教育志業,吳南佑要盡量成長學生的慧命,也要帶動他們重視環保。
「學校需要有很多愛心的老師,帶動學生也希望把父母帶動起來,這是我們的希望。」沒有人做的事,吳南佑主動撿起來做,盡量做到底,在慈濟大家庭學習到「堅持」與「執著」的不同,這也是他薰法入心的智慧。【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張如容 花蓮報導 2018/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