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漫印尼 受人相助轉助人
2015-04-28 | 徐淑靜深耕慈善 富足人生
在得知狀況後,慈濟志工想幫助他們,但他們不相信,認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但在志工耐心與居民及長老互動、陪伴下,終於被感動而願意接受幫助,慈濟幫他們重建二百九十二間房子,有些居民在門前做起小生意,慈濟不僅讓他們安心、安身,也改善他們的生活與收入。
除了幫忙建築外,慈濟志工更啟發他們付出的愛心,從手心向上變成手心向下的人,帶動居民成為志工,做環保、清理環境、參與義賣等活動,現在在當地有五千餘位竹筒會員,三百多位是固定會員,部分居民也會固定到靜思堂作福田志工,經由這樣的接觸讓他們感覺到靜思堂也是他們的家,有歸屬感,更鼓勵他們當志工。因為宗教信仰的關係,志工AgusYatim因為感動而願意付出幫忙募款,並投入環保到處與人分享,當地居民也大都了解慈濟並給予肯定,受志工影響有災難他們也會自動自發投入災區幫忙。
支援水患 教育憨兒
萬鴉老輔導區本土居民大都信仰基督教,2014年水災,志工融合了不同宗教與種族帶動居民投入災區,慈善種子的發芽讓許多人大開眼界。
在印尼的個案濟助分為醫療、長期、教育、工程等項目補助,2014年度已結案的有二千九百零四例,持續關懷的也有四千一百一十六例。現場分享一個在棉蘭的慈善案例,今年七十五歲的董阿伯,帶著二十五歲智障的兒子Andi,六年前因妻子往生後無法受,讓遺體放在家裡一個星期,直到鄰居聞到臭味才發現。因為家裡堆滿垃圾,環境髒亂,鄰居請幾位打掃房子的人去打掃,但董阿伯不準他們進去,就吵起來,剛好有慈濟志工路過看到,就去打聽到底發生什麼事。
得知後在隔天就去拜訪阿伯,主動去關懷他們,但遭到拒絕,阻擋在門口,連門都不開。經過三個月不斷的努力,阿伯終於願意打開門,讓慈濟人進去。第一天進去時,志工們真的不敢想像,房子裡一點空的地方都沒有,要走路都很難,堆滿垃圾。志工出動清掃他們的家,雖然都帶著口罩,可是味道真的很令人受不了,要不斷地到屋外再進去,清掃行動持續了二個多月。
阿伯在二年前從二樓掉下來,志工帶阿伯去醫院,但醫生說傷得很嚴重又拖那麼久,年紀又大,所以治不好。第一次看到阿伯時,他的腳是受傷的,傷口發炎腫起來,志工幫他洗乾淨、擦藥,幫他與兒子剪頭髮。因兒子精神狀況不佳,也有帶去給醫師診療,現在有進步了,會照顧自己,會洗衣服、洗澡、煮飯,有時會到環保站做環保,偶爾到會所去。
重整房屋 感恩上人
看看現在房子的相片跟之前的真的不一樣了,之前阿伯的床周圍都是垃圾,摸起來是濕濕的,更不用說味道怎麼樣了,現在他有一張很舒服的床,之前阿伯的樣子看起來很兇,現在的笑容很可愛,志工去他家時一起祈禱,他也是很開心。現在志工一星期去一次幫忙整理房子,幫他洗澡,有時陪他聊天,聽他說以前的故事。原來阿伯以前是個中文老師,在印尼懂中文的人很少,所以,他是很不錯的,因為懂中文,所以志工拿上人的書與他結緣,他非常喜歡讀,也會收看大愛電視臺。
有一天他忽然跟志工說,想寫信給上人,雖然手不方便,但還是一個字一個字寫下來,信的內容是「感恩上人,感恩所有慈濟人,你們付出無所求,今天我很感動,我很開心,因為你們的關懷,今天我們能走出黑暗的地方,到光明的地方,今天我的生活變更好,我的煩惱沒有了,感恩證嚴上人。」得知志工要回來見上人,特別將信托志工帶回來,說一定要交到上人手上,現在信已經交到上人手上了。
上人曾說要改變人生要先從環境開始,志工們希望阿伯的生活會更健康更快樂更幸福,因為現在阿伯的心有上人的法了。
溫馨叮嚀 受助助人
另一個慈善故事在習經院,目前習經院的學生有一萬多人,居住非常擁擠,衛生條件也不好,導致很多院生都有很嚴重的皮膚病,慈濟一年舉辦義診兩次,並幫他們援建學校,2010年開始一個月兩次到習經院教授他們中文、靜思語及品德生 活,2013年學生們跨越佛教和伊斯蘭教的框架,在佛誕節的時候,擔任標兵和歡迎組展現慈濟人文。還一起參與志工舉辦的義診承擔牙科志工、登記組、生活組等勤務。
印尼團隊亦帶來十一年前曾經來慈院接受臉部手術的蘇霏安的近況,手術過後,回到印尼的蘇霏安記取上人的叮嚀:「要用心用功讀書,將來就是要做一個真正可以回饋救人的工作。」他不僅積極參與慈濟活動,還用功讀書,並且在2014 年成家了。如今蘇霏安今年就要大學畢業,他在課餘時間當家教,並希望能在大愛村開設盲人輔導班,幫助盲人。救人的心不落人後,印尼志工在當地發揮菩薩所緣,緣苦眾生的功能,讓愛在當地起了漣漪。
(文:徐淑靜 綜合報導 201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