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霉的一天 誰要負責?

2015-10-29   | 簡秀芳、李興倫
「如何轉化負面情緒」主講人王美齡,深入淺出地分享負面情緒的產生,以及轉化的方法。(攝影者:黃秀珍,地點:馬來西亞森美蘭_芙蓉靜思書軒,日期:2015/09/19)
情緒是我們對人事物的情感反應,分為正負兩種。正面的情緒,如喜悅、快樂等,對我們有利無害;而負面情緒如憤怒、悲哀、傷心、失落等,往往都會帶來不良影響。

負面的情緒 如何轉化

慈濟志工王美齡畢業於英國格拉摩根大學(University of Glamorgan)法律系。,她於2010年取得薩提亞家庭治療高級文憑(Diploma in Satir Family Therepy),並投入義務心理輔導實習生。

9月19日晚上,王美齡在馬來西亞芙蓉靜思書軒,為約八十位聽眾帶來一場心靈講座,主題是「如何轉化負面情緒」,深入淺出地分享負面情緒的產生,以及如何轉化它。

講座開始,王美齡先讓聽眾看一則影片,一位爸爸早上為了準備工作所需的呈報而一邊吃早餐,一邊檢查資料,卻忽略了悶悶不樂的女兒,當被女兒不小心打翻咖啡弄髒衣服時,他馬上火冒三丈,也因而和太太起了口角;在前往公司的路上,又差點撞到機車騎士而遭對方謾罵;當準備呈報時,才發現隨身碟遺留在家裡。

「其實誰該為爸爸的倒霉負責呢?究竟是女兒、咖啡、機車騎士,還是爸爸本身呢?」王美齡拋出這樣的問題讓大家思考。

現場的聽眾們都很有智慧地回答:「是爸爸自己害自己。」王美齡則分析:「當爸爸被咖啡弄髒衣服時,所給予的回應是不經過思考的反應(Reaction),所以才會引起感覺倒霉一天的連鎖反應。」

接下來,王美齡播放另一段影片,爸爸還是被咖啡弄髒衣服,可是他選擇不生氣,反而關心女兒的心情……多了一家三口的笑容,少了倒霉的一天,「爸爸這次則是經過稍微思考而作的回應(Response)。」王美齡補充說道。

螢幕一轉,左邊有一個「理想我」與右邊一個「現實我」,中間以一條虛線連接這兩個詞;王美齡表示,只要「理想我」與「現實我」的差距越大,人就越容易焦慮與憂鬱。
講座十分精采,聽眾認真聆聽,現場也有人勤抄筆記。(攝影者:黃秀珍,地點:馬來西亞森美蘭_芙蓉靜思書軒,日期:2015/09/19)

快樂和痛苦 坦然面對

小學教師謝莉虹總是把握機會出席各種激勵課程,認識自我。她想盡辦法要改變自己容易生氣與追求完美主義的性格,可是聽得多,也漏得多;她覺察到自己的完美主義,影響人際關係;一如夫妻間的相處,她一味地要求丈夫配合,達到自己的要求。

謝莉虹在教學上也很容易生氣,總是不自覺地怪罪別人害自己生氣,上課時,她不讓學生有機會講話,要學生都聽從她的指示;聽了講座後,她自許放低標準,不要過度追求完美。

謝莉虹表示:「以後看到孩子犯錯時,要先耐心地了解學生犯錯的原因,而非直接下定論。」她甚至更進一步說:「與其埋怨他們,不如祝福他們。」

聲樂老師李小玲的弟弟去年在國外工作時突然往生,身為大姐的她要將弟弟的遺體運送回國,然而在過程中面對重重困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另一名弟弟又生病,她的父母傷心難過,一家人陷入悲傷憂慮的情緒中

李小玲回憶起當時,她何嘗不是被負面情緒影響而害怕、恐懼、擔心和悲傷;聽完講座,她深深體會到王美齡所說的:「快樂和痛苦是兩條平行線,是切不斷的,凡事要坦然地面對、勇於接受、設法解決,解決不了只好放下。」

面對親人的離去,悲傷是難免的,王美齡建議要接受已經發生的真實,將曾經擁有的放在心裡,給自己機會與空間,發展新的關係,她說:「牽掛之情可以化成對他的感謝、遺憾、承諾以及道別,並放下這次的悲傷情緒,繼續向前邁進……」
聽了王美齡的演講之後,聽眾謝莉虹希望自己能放低標準,不要過度追求完美。(攝影者:黃秀珍,地點:馬來西亞森美蘭_芙蓉靜思書軒,日期:2015/09/19)

轉化負面情緒 成為主人

王美齡分享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註解)中重要的「情緒一致性」。在覺察情緒後,我們必須誠實地面對及說出自己的內在經驗,而且不忽視、不否認地擁有這些經驗,接著要單純地接受這些不悅的感受,並放下它。

「我們可以生氣,但是不可以發脾氣,不可將名詞的生氣變為動詞的發脾氣。」王美齡提醒大家,以不批評的愛接納自己與自己和諧相處後,才能與別人和諧相處。

除了身體需要營養,我們的心也需要營養,包括愛、無條件接納、讚美、肯定、學習、尊重與安全感等,才能讓人達到內在的和諧。

心靈講座的尾聲,王美齡帶動大家一起以篤定的口吻唸出:「我是有能力改變的,因為我能夠看、能夠聽、能夠摸、能夠感覺、能夠想、能夠說、能夠做、能夠動、能夠學習、我是我的主宰。」一句句化成聽眾自我的祝福,王美齡期許人人能成為情緒的主人,而非情緒的奴隸。

註解:
薩提亞模式,又稱聯合家庭治療,由美國首期家庭治療專家維琴尼亞‧薩提亞(Virginia Satir)女士所創建的理論體系,家庭治療是一種心理治療的新方法,是從家庭、社會等系統方面著手,更全面地處理個人身上所背負的問題,而此一心理治療方法,最大特點是著重提高個人的自尊、改善溝通及幫助人活得更「人性化」而不只求消除「症狀」,治療的最終目標是個人達致「身心整合,內外一致」。【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簡秀芳、李興倫 馬來西亞森美蘭_芙蓉靜思書軒報導 2015/09/19)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