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險地球三極 倡環境保護

2015-12-18   | 賈添麟 陳明麗
曾經踏足三極的李樂詩以宏觀的方向,從地球的另一個角度,向與會者闡述「環保」的重要性。(攝影者:林碧珊,地點:香港分會,日期:2015/10/17)
「科學家預測2050年北極冰雪全融化,以現在速度,2020年夏天就無浮冰,可以預見暖化結果使三分之一生物五十年內滅種……」首次踏足地球三極(珠峰、北極、南極)的香港女探險家李樂詩,這位傑出的華人女性向聽眾分享前往南北極及珠穆朗瑪峰探險的經歷。

10月17日下午,李樂詩受邀前往慈濟香港分會與一百一十一位聽眾分享三十年來,致力於極地科學考察及環保教育志業的心得與見聞。

極地結下不解緣 投身環保不餘力

李樂詩幼時學習繪畫,1970年代創辦自己的廣告公司,做美術指導亦拿過金馬獎。然而,就在1985年踏足南極後,她賣了公司和房子,投身於中國第一代的南極科學考察,此後,她便與極地結下了不解之緣,並終生致力於環保教育志業。

曾探險南極八次、北極十次,四度登上珠穆朗瑪雪域,走入塔克拉瑪干沙漠,以及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李樂詩,提到南極,總有著數不完的故事,從壯美的極光,到善良的企鵝,再到天真無邪的海豹……

一下子從南極故事跳到了北極,李樂詩依舊如數家珍,提及北極熊、愛斯基摩人,也談到拉雪橇的狗,這些在極地生活著的生靈們,世世代代共同繁衍。

全球暖化猛加速 惜福愛地球資源

若是全球暖化加速,將對南北兩極造成劇烈影響,李樂詩說:「北極熊可能便沒有可立足的浮冰,而愛斯基摩人,也將成為地球難民……」話至此,她便拋出一個問句:「看到餓著肚子瘦弱的北極熊可能將在本世紀內滅絕,身為人類,又作何感想?」
從事中小學補習事業的馮詩敏老師(右)表示,環保要從教育青少年入手,日後會向學生加強宣導環保理念。(攝影者:林碧珊,地點:香港分會,日期:2015/10/17)


話鋒一轉,說到世界第一高峰喜馬拉雅山,這座世界水塔化作長江、恆河、湄公河,數以億計的陸地生靈,依靠那寒冷的冰川水源,繁衍生息,然而,當恆河、湄公河、長江,不再有充足水源,再加之沿岸積聚的汙染,很難想像會是何等的情景在等待著人類,「是病菌滋生?疾病?還是飢餓?」李樂詩希望大家正視暖化的問題所帶來的危機。

「中國地大,水資源是最大問題,什麼都要水,十三億人口沒水怎麼辦?水嚴重汙染,疾病將會威脅人民,也增加醫療負擔,以十三億人計算,每人每日兩碗飯,十三億人每日二十六億碗飯,全球七十多億人,該如何計算?」李樂詩拋出問題,讓大家省思,更呼籲大家要珍惜食物、愛惜資源。

環境保護要關注 帶動群眾精進行


2005年開始,李樂詩已致力培育下一代,薪火相傳,她經常應邀為公眾及學生做公開講座,分享在極地探險及推動環保工作的經歷和體驗,鼓勵年輕一輩,以積極態度面對人生,關心及愛護地球。「我希望藉此推動科學研究,喚起大家對全球氣候危機的關注。」李樂詩說出自己投身其中的理念,是希望帶動大家一起愛護地球。

「愛護地球,科研是第一步,群眾力量是第二步,從今天開始,我要身體力行,隨身帶水、帶手帕,減少消費。」從事中小學補習事業的馮詩敏老師說,環保要從教育青少年入手,以後會加強宣導,鼓勵小朋友接近大地,參加植樹活動。

環保問題是每個人的責任,如果從人人做起,這樣環境破壞的速度就可以減緩,全球暖化與環境變遷也可以得到緩解,守護地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使命。【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賈添麟、陳明麗 香港報導 2015/10/17)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