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都改了 沒有改不了的

2016-11-16   | 張均榮
「本來覺得脾氣是改不了的,等到改變了,就會被自己感動呢!」許洈賓堅信,脾氣這麼難改的東西,都能改變了,那麼習氣就不再是習氣了,還是能改變的。 (攝影者:簡鴻海,地點:臺中分會,日期:2016/11/12)
「本來覺得脾氣是改不了的,等到改變了,就會被自己感動呢!」許洈賓堅信,脾氣這麼難改的東西都能改變了,那麼習氣就不再是習氣,還是能改變的。

11月12日是第三梯次「2016年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的第三天,許洈賓是這個梯次中,唯一從新加坡來臺灣接受證嚴上人授證的慈濟委員。

一片茫然中 找到人生方向

從馬來西亞到新加坡唸書的許洈賓,大學四年級時,除了打工賺生活費外,還有一些課餘時間,她心裡想:「還可以做什麼有意義的事情呢?」有一天,她一個人走在校園裡,突然有個想法,「想當義工去幫助別人。」剛好有位同學是慈青,許洈賓就跟他一起參與茶會,開始加入了慈青。

以前的許洈賓,對自己的未來總是一片茫然,不知道將來要做些什麼?她又看到大部分時下的年輕人都想要賺大錢,買好的房子、車子,會想要去金融業發展。在徬徨時,許洈賓有一次以慈青身分到新加坡義診中心幫忙時,她感受到幫助別人的心裏是很滿足的;再看到有病痛的人,就會覺得自己還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這幾年許洈賓常想,自己怎麼會有想要幫助別人的念頭呢?她想到,「可能小時候受到父親的影響,因為爸爸以前常在盲人協會幫忙。」

因為受感動 漸漸走出掙扎

其實,剛加入慈青時,許洈賓內心總是充滿著掙扎。因為從小到大,她就聽媽媽說過,「對宗教信仰就好,不可以皈依、洗禮,不然將來在生活上就會有很多的衝突。」

受媽媽的深遠影響,許洈賓一開始參加慈濟的共修和慈青營隊時,好像有一種被逼的感覺,有一個念頭常出現在腦海裡,「不要參加有關宗教的活動。」當參加營隊時,剛開始都會想說以後不想再去了;可是每次參加後,又從營隊中看到更多的感動。

一次又一次的參與後,許洈賓漸漸覺得宗教並沒有那麼可怕!「其實那是在講一些生活上的道理、人生的方向;教我們如何正向去面對人生。」漸漸地許洈賓開始喜歡參與培訓。

學員與精舍師父溫馨座談時,德宸師父為學員解惑釋疑,並頒發結緣品,祝福學員。(攝影者:簡鴻海,地點:臺中分會,日期:2016/11/12)
2016年許洈賓來到臺灣參與受證典禮暨歲末祝福感恩會,她在「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課程中,聽到土耳其慈濟志工胡光中的分享,讓她很感動,心裡想:「敘利亞小孩要在土耳其上課很不容易,我們真的很幸福!」

「土耳其有動亂的時候,就算你想要去幫忙受苦的人,也沒有辦法去幫忙。」土耳其境內遭遇的情況,讓許洈賓起了懺悔心,因為以前她遇到訪視的個案很多時,常會起煩惱,覺得怎麼看也看不完。她開始懂得珍惜,「不是每個國家或地區,我們想要去幫忙就可以去幫忙。」

只要做下去 改變不是問題

許洈賓回想過去,「我的家境雖然沒有很富裕,但我媽媽都把我當公主在養;我想要的東西,幾乎都可以得到。」一向驕縱受寵的她,獨自一人到新加坡唸書後,必須學會自立,卻造就她強勢的性格。

「什麼事,都要順著我的想法,和別人有不一樣的意見時,是別人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許洈賓以前常想,「如果你受不了我的脾氣,你就走;如果你是我的朋友,就會留在我身邊,不會因為我的脾氣而離開。」

以前常會發脾氣,在聽到證嚴上人開示,「發脾氣是短暫的發瘋。」這一句話深深影響許洈賓,後來她認真一想,「發脾氣也沒有辦法改變什麼啊!」

受證回去馬來西亞後,許洈賓希望可以帶動家人都茹素。她深信:「當初在勸素時,從零開始,那時候覺得很難。但是只要做下去,就不會覺得難;困難,只是踏出第一步前的感覺而已。」【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張均榮 臺中報導2016/11/1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