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救災科學營 青年做救將

2017-02-15   | 莊玉美
隨著這場防救災科學營的破冰開場,大家一起比著「救將!我們就是不一Young!」的手勢,相信自己就是救將小英雄。(攝影者:鍾烈榮,地點:高雄靜思堂,日期:2017/02/10)
「救將!我們就是不一Young!」在災難頻傳的現在,為了吸引青年世代對災害援助產生關注,並做更好的準備,慈濟基金會首次舉辦防救災科學營,透過模擬災區環境讓學員們親自操作各種救災相關慈悲科技的設備,以親身的體驗來感受如何自救以及救人,進而願意投入救災行動。

這個防救災科學營代表著年輕朋友們的活力與熱情,他們準備向世界發聲。而首場的營隊也在2月10日於慈濟高雄靜思堂內歡喜開營,來自於高雄、臺南、屏東共九十六位,年約十八歲至三十五歲的年輕朋友,共同來參與第一次舉辦的「救將!防救災科學營」的開營活動。

首嘗試e化 手機能報到

「喀拉,喀拉!」行李的輪子在大愛廣場的連鎖磚上,不斷地發出聲響。遠遠出現幾位年輕人有人背著背包,有人拉著行李箱,大家緩緩走進高雄靜思堂。當他們進到萬佛廳,還在四處張望的同時,負責接待的慈青早已親切地問候著。

「同學,請問是要來報到的嗎?」「有沒有QR-code呢?從這裡進去……」只見學員們紛紛拿出手機相互討論了起來。原來這是首次嘗試e化的方式,讓年輕學員透過活動通網路平臺報名,系統會提供個人專屬的QR-code。當遇到沒有QR-code的學員時,現場也由安排人工報到同步進行。
負責報到區的賴郁文正拿著自己的手機,掃描學員手機內的QR-code協助完成報到手續,他表示這樣的e化方式,可以讓年輕人們透過網路平臺得知這個活動訊息。(攝影者:翁全成,地點:高雄靜思堂,日期:2017/02/10)


戴的黑框眼鏡負責報到區的賴郁文正拿著自己的手機,掃描學員手機內的QR-code協助完成報到手續,他表示這樣的e化方式,也可以讓社會上各個角落的青年,透過網路平臺得知這個活動訊息。

小短劇破冰 學員好開心

報到結束,等大家在和敬廳整齊擺放完各自的行李後,便依序進到國議廳內準備開營活動。臺上的破冰短劇,只見扮演爺爺的志工,手裡拿著一疊紅包正走向臺下。「爺爺!」左邊的學員馬上喊著,他馬上送上一個紅包,左邊學員見狀,一邊揮手一邊大喊:「爺爺!」他又立刻走過去送上紅包。

就在這一來一往的歡樂氣氛中,突然間,劇中發生大地震,螢幕上出現去年(2016年)臺南地震的畫面。此時承擔司儀的蔡孟瑩緩緩詢問大家:「喝口乾淨的水、吃碗熱騰騰的飯,真的有這麼難嗎?」大家開始思考這些習以為常的事,當遇到災難無常發生時,怎麼會開始變得不簡單?

蔡孟瑩繼續說著這次活動的目的:「透過營隊活動,讓學員深入災前、災中、災後的科技與資訊運用,讓青年朋友發揮創意思維,凝聚網路世代。」除了讓學員對災害認識具有共識外,最重要的還是要共行,讓年輕族群的大家願意付出,發揮一己所長,一起來做利益人群的事。
這群來自不同地方的年輕朋友齊聚一堂,在輕鬆的開場小短劇中,拉近彼此的距離。又透過簡單的自我介紹與自選分組更拉近彼此的距離。(攝影者:鍾烈榮,地點:高雄靜思堂,日期:2017/02/10)

首次舉辦的南部梯次防救災科學營活動,透過不同的方式,像學員們分享慈濟賑災經驗,同時也讓年輕人在發揮量能。在接下來二天的活動,除了有靜態課程,也將從高雄靜思堂移師杉林大愛園區,進行模擬救災情境演練。

防災實演練 共分九組別


這次營隊活動將為學員分成A鄰、B鄰,以黃色與綠色的名牌來區分;每鄰的學員分成九大功能組:安管、資通、綠能、住屋、餐食、暖水、物管、運輸、人文記錄等。

因為在慈濟的賑災過程中,這九大功能組都是不可或缺的,在行政方面,安管組負責協調與規劃營區安全管理工作,而資通組處理對講機與物管記錄,物管組管理各組所需的物資、設備,必要時也得請運輸組協助配送各功能組所需的設備。

對於及時協助災民的功能組,亦需要仰賴綠能組來組裝太陽能板充電器與路燈,住屋組同時一起搭建帳篷、簡易屋,更重要的能量來源,則須仰賴暖水組,使用淨水器供應乾淨的食用水,以及使用慈濟研發的火箭爐,讓餐食組能無後顧之憂的使用行動餐車,用心用愛準備餐點!最後,這些默默付出的身影,如果不被記錄下來,就太可惜了,因此還需要人文記錄組,幫忙紀錄活動並上傳網路平臺。

認識這九大功能組,學員們也分別承擔不同的任務,準備親身體驗在災區的狀況,大家都期待能在各自獨立作業中與團隊進行分工合作。尤其透過親自體驗災區的刻苦,才能明白在克難的環境下要完成各項事務,可不是像平常想像中的那麼方便舒適。
九十六位學員不畏寒流侵襲,全神貫注參加開營,同時也隨著開營的說明與介紹,人人準備安心睡個好眠,養精蓄銳等待天亮後的課程到來。(攝影者:鍾烈榮,地點:高雄靜思堂,日期:2017/02/10)


救將天地靈 學員勇承擔


透過介紹發明這些救災科技設備的緣起,希望讓學員們了解慈濟賑災的運作,同時也把這精神理念傳達出去。希望慈悲與科技結合能適時提供災區所需,讓有這方面專長的年輕人也可以一起投入這個領域,吸引大家將自己的專才貢獻給社會。

這場防救災科學營期望年輕學員透過活動的啟發,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天使,成為災難現場的「救將」。就如同A鄰所遴選出來的鄰名「天地靈」,搭配著有創意的鄰呼:「天靈靈、地靈靈,救將防災請顯靈。」

這群來自不同地方的年輕朋友齊聚一堂,在輕鬆的開場小短劇中,拉近彼此的距離。又透過簡單的自我介紹與自選分組,在慈濟基金會同仁的帶動下,讓大家不但不陌生,同時期待勇於承擔。

但隨著時間悄悄地在此起彼落的笑聲中慢慢流逝,開營第一天的夜深了,學員與工作人員準備安心睡個好眠,大家養精蓄銳,同時更期待天亮後課程的到來……【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莊玉美 高雄報導 2017/02/10)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