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第一 白衣天使守初衷
2017-05-12 | 郭苑玲 歐陽光輝 吳玉芬 林鑫宏白衣使命烙心田 勤向學救病苦
臺中慈濟醫院副護理長吳東芸,個頭嬌小的她對待患者既溫柔又有耐心,同時在同事眼中更是個做事仔細的副護理長,總是將病患的需求擺在第一位。一大早,吳東芸帶著笑聲來到阿嬤的病房,要幫阿嬤餵藥,但是良藥苦口,她看出阿嬤心裡的猶豫,面有難色,吳東芸輕聲細語地引導阿嬤:「剛才的藥差不多好了,先喝好嗎?要慢慢喝?頭要低低的,才不會噎到。」配合吳東芸的動作,阿嬤終於慢慢地把藥吃了。
回憶起自己堅持走上護理師之路的過往,本來吳東芸是一位醫務管理員,但是在2003年SARS爆發期間,她看到各大醫院中醫護人員搶救病患的畫面,這樣衝擊的畫面成了她難忘的景象,卻也是她決心再次拾起書本,報考護理系。
在吳東芸溫柔的語氣中帶著一分堅定,就如她從未遺忘自己走上護理師之路的初衷,她說:「當大家都很想逃離這個地方,覺得這個地方不要來,很危險的時候,可是護理人員還是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會逃跑。」因此帶著一分守護生命,守護愛的堅持,吳東芸畢業後來到臺中慈院,幾年下來累積的實務經驗,也讓她成了神經內科復健科病房的副護理長。
回想起當初面對媽媽的反對,吳東芸以自己的力量兼差打工,賺取補習費。每天大概凌晨三點出門,四點半到早餐店兼差,老闆在作前臺,吳東芸就在一旁做三明治與端餐給客人,下班之後,又再到一個小公司去做會計工作。
就這樣吳東芸苦熬一年後,如願考上護理系,儘管比同班同學大上好幾歲,但是她比別人更認真,讓她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完成護理學業,並進到臺中慈濟醫院服務。
一晃眼就已八年了,這些年來,吳東芸始終沒忘記想當護理師的那分初衷,她記起:「小時候,媽媽告訴我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現,然後聞聲救苦;我曾看過急診室裡病人大出血的畫面,觸動了我,這可能就是我想走的一條路。」
對她來說做完跟做好,是完全不一樣的層次,尤其當自己能把事情做好的時候,代表著自己可以帶給病人一個完整的護理照護,因此成為護理師對吳東芸而言,不只是一份職業,其實更是一生的志業。
樂工作與人為善 以護理為天職
同樣是以護理師當一生志業的林妙秋,在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風溼免疫中心服務病患。她不只是護理師,同時也是病患的家屬,因為林妙秋曾深深體會到親人生病的恐慌,所以也讓她總是願意耐心傾聽病患與家屬的需要,甚至留下自己的LINE,只要患者一有狀況,就算是休假時間,林秋妙也從一定馬上出現,隨時隨地做病患與家屬的後盾。
林妙秋幽默地述說走入護理專業的因緣,「那時候我覺得念書很辛苦,後來就跑去考專科,然後念完之後我才發現專科不夠,還是得再考試很辛苦,所以我覺得我被騙了。」但是後來,林妙秋自嘲自己被騙得更徹底,這份護理工作一待就是十三年,不過這一次可是她自己願者上鉤的。
「我發現其實它也是有好玩的地方,而且就像人家講的,能把工作當做善事來做並不多,所以我覺得也不錯。」原來個性中帶著一點傻勁的林妙秋,在年長的患者眼裡就像是「憨牛」,只怕沒事做;若病患不上門來,她就上門去主動關心。
林妙秋覺得:「護理不是死的,不是只有單純問病患,你有什麼不舒服;反而有時候要停下來,問他說,『你最近過得好不好?』」
也正因為有著關心人的一股熱情與傻勁,她就傻傻地做,連假日也不選擇休息,星期天參加義診,甚至還自掏腰包,做壽司義賣。林妙秋樂觀地表示:「我是需要錢,但有人比我更需要,而且先生也贊成,表示支持;那工作再賺就好,房貸慢慢還。」
細觀察同理病苦 身心靈全方位
對林妙秋來說,護理工作再累,都有先生的支持,但在兩年前,先生卻突然生病,讓她一下子從護理師變成了家屬。「我記得那時候,我先生躺在病床的時候,我就跟我先生說:『以前我期待你陪我到老,現在不要,孩子大就好。』」這份從家屬身分體會到的苦,讓林妙秋紅著眼眶感性地說:「病人的感覺,我不是不知道,因為我也是家人,我都知道!」
因此林妙秋口中吐露的「都知道。」短短的三個字,裡頭卻是含著不捨與恐懼和疲憊的感情,許多家屬常常找不到人訴說,因此林妙秋懂得病患家屬的心,讓她決定使用line,隨時和家屬保持聯繫,傾聽他們的心聲。
林靖華就是其中一位感激林妙秋的病患家屬,她誠懇表示:「媽媽很多次都是病危,都是她聽我傾訴,然後我不懂病情就去詢問她,只要你打她的電話,她一定接,一定很樂意幫助你。」對於曾是病患家屬的林妙秋,她以專業訓練為底,將挫折粹鍊為養分,走出她的護理之道。
南丁格爾曾說「護理是一種科學,也是一種看顧的藝術。」因此在5月12日這一天的護師節,感恩這群白衣天使,以純潔無私的大愛,圍繞在病患的周圍,不畏辛勞的照顧病患,讓彼此的生命得以繼續傳遞價值。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大愛新聞:郭苑玲、歐陽光輝、吳玉芬、林鑫宏 臺中嘉義綜合報導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