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拍機研習 防災達新高度

2017-09-14   | 藍明姮、王鳳嬌、蔡芬煅、范如溱、張美智
空拍機可以直接飛到現場,然後用攝影機代替人力,讓志工不用走到災難現場,在安全的地方就可以了解災難現場實際的環境狀況。(擷取自大愛新聞)
「災難發生時,慈濟很重要的工作是戡災和賑災,證嚴上人悲憫,希望志工們去到現場時能夠更安全,及能迅速了解何處需要救災、賑災。」慈濟救災持續精進,慈濟基金會於9月1日至3日舉行「無人飛行載具勘災與資料處理研習營」,對大氣海洋學有專長且熟悉政府救災工作的毛正氣教博士,說明了空拍機在勘災現場所能達到的功能。


空拍機代人力 安全勘災無虞

空拍機成為近來的新興活動,許多人享受空拍機在天空遨翔的操控感,隨著技術不斷創新,空拍機的功能已經不單只是空中攝影,還可應用在急難時的勘災作業。首次由慈濟基金會主辦,健行科技大學承辦的「無人飛行載具勘災與資料處理研習營」,以因應慈濟在勘災時能發揮更好的效用。

負責此次研習聯繫工作的宗教處同仁呂學正說:「以往災難事件中,慈濟通常是用人力的方式來進行勘災,上人關心志工勘災的安全,希望能培育出一批擁有專業能力勘災的種子團隊。」 呂學正又進一步說明,因為空拍機可以直接飛到現場,然後用攝影機代替人力,讓志工不用走到災難現場,在安全的地方就可以了解災難現場實際的環境狀況。

慈濟勘災空拍教育訓練在健行科技大學舉辦,黎驥文主任講解災害情資整合與實作,學員專注聆聽主任講解課程。(攝影者:溫巧好,地點:健行科技大學,日期:2017/09/03)

三天的課程由健行科大應用空間資訊系黎驥文主任規劃,特別邀請氣象專家毛正氣博士、專業飛行的吳聖村教授及救災資料建構應用等專業講師來授課;上課內容含靜態及動態,透過無人機的實際操作取得資格認證,及學習應用無人機災難調查的資料做影像的整合,然後將結果應用在勘災及救災上。

專業課程規劃 按步就班學習

靜態課程上,了解到不可預期的災難越來越頻繁,甚至更加嚴重,其來皆有自。毛正氣博士教授提到,臺灣因地形位置與地理環境的因素,容易遇到颱風、地震等天災。因此,平時生活中就要時常注意知災、防災、減災、備災及離災,及秉持「防災重於救災,離災優於減災」的原則。

學員最熱衷的「飛行攝影訓練課程」由吳聖村教練陪伴大家在健行科大操場實際操作,最後通過認證後予以核發證書。學員手持空拍機實地操作,一會垂直上升、垂至下降,一會又進行矩形飛行的練習,對新手來說是既刺激卻又擔心害怕。

潘朝正飛行實作災害地面紀錄實作,他分享以前只能將空拍拍攝照片做剪接,現在學會用軟體拚接成大的地圖,把資訊整合作為後方勘災之用,收穫很多。(攝影者:江展楠,地點:中壢志業園區,日期:2017/09/02)
學員練習操控時,因為當時風速過大,經驗又不足,有的學員眼睜睜地就看著自己操控的空拍機,從天空上直直地墜落下來,心疼不已,卻也無可奈何;此時,老師給予及時的提醒,「要按照標準的流程來操作。」另一學員麥伯倫頗有心得:「我這次來,一方面練習飛行的技巧,另一方面練習空拍後,照相可以做成3D的影像,這會是很大的突破。」

操控巡弋飛行 蒐集地面情資

黃瑞德老師即教授如何將空拍機所拍攝的影像,運用APP軟體做3D建模及地圖製作。而製作需要大量的影像,因此透過課程中,空拍機實際的操作升空,擷取拍攝的影像。午後,學員們聚集在中壢園區停車場及樹林區空曠處,人人仰頭遙望天空,專注於操作手中的遙控器及手機,攝取好畫面。

已有空拍經驗的王子軒分享,在「無人機災害調查實作-3D建模」課程中,透過空拍機在各種地形,因應不同的高度、深度及光度的巧妙運用,再透過3D的建模建立立體的場景,充滿細節的角色,並賦予場景栩栩如生的真實感。

皮膚黝黑的潘朝正是慈濟營建處的工地主任,使用空拍機已經三年,最近一次是在臺東香蘭村運用空拍機進行勘災。經過這幾天課程的洗禮,他收穫匪淺:「早期拍攝災情都是用相片一張張剪接拼湊,現在連地圖都可以一次把它完成,實在很方便。」

潘朝正又強調:「這些圖訊,未來可以運用在救災;當災害來時,我們第一線到現場用空拍,把整個資訊整合起來,然後給要前往災區的人,可以更安全了解前方的狀況。 」
學員張佑平(右)說:「收穫最多在於將影像繪圖,利用軟體建構協同平台,作為勘災賑災的整合與應用。」(攝影者:江展楠,地點:中壢志業園區,日期:2017/09/02)


應用調查資料 整合3D影像

第三天課程,授課老師逐步引導學員安裝3D軟體,將蒐集來的資料加以處理及分析,做最後完整的教學,學員們都有不同的體會與收穫。學員張佑平說:「我收穫最多在於將影像繪圖,利用軟體建構協同平臺,作為勘災賑災的整合與應用。」投入二十三年人文真善美的志工戴敦仁,為了參加此課程的實務操作,特別買了空拍機,他高興地說:「我這三天的最大收穫是學會拍空拍機。」

最後課程結束,由徤行科大工學院張嘉強院長針對學員,頒發「無人飛行載具與資料處技術研習班」證書,學員們開心地接下證書。呂學正很感恩地說:「未來的賑災不只靠人力,更要善用科技工具。相信學員未來在真正災害發生時,他們能夠在災害情資上扮演起協助角色。」

為了維護救災人員的安全及救災時效性,慈濟與健行科大合作設計課程,也藉此課程讓參與的慈濟志工有操作空拍機的實務經驗,及學習所獲資訊的處理能力,以培育出一批擁有專業勘災能力的種子團隊。【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點選上方 觀賞影片.

(文:藍明姮、王鳳嬌、蔡芬煅、范如溱、張美智 桃園報導 2017/09/03)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