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事為大 護生弭災
2021-07-13 | 慈濟基金會「佛陀說,苦難忍耐,這就是苦啊!很難忍耐,難忍耐才叫做苦,這一波(疫情)的確讓人的身與心,總是很難忍耐。所以一直、一直都期待,期待這一波的疫情能快速地過去,給予人類回歸過去,也期待人人經過這一波,的確是得到了教育,『大哉教育』。」
臺灣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確診案例已連續多天在低數盤迴,然而國際疫情卻未趨緩,為遏止可能的防疫破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仍維持三級警戒。證嚴上人在7月13日志工早會中提及,在炎熱夏天戴口罩是難以忍耐的事,然而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之外,茹素更是遠離疫情的重要方法。
「『食事為大』,天天無法脫開的話題,因為這一波(疫情)還沒有過去,我們要不斷提醒大家,要戒慎、要虔誠,非素不可。要等待人人素的增加,葷的減少,一直到了轉葷為素,這樣的氣候形成,疫情才可能慢慢地消弭掉。」
無明薰染累世業 大哉教育誠心懺
人類本具有清淨心、愛護天地萬物的天性,卻是受到社會環境的薰染而忘失了這一分清淨的本性。
「人人這一分的清淨本性,是永恆的,只是被薰,薰得模糊掉。孩子生下來,他天真本性既來,但是要有這樣的家庭來培養他,後生自然的善護成長,善念的心,愛護生靈的心,總是這樣自然生長。假如本具的佛性,來了後生的生活型態,讓他與生俱來的善念慢慢淡掉了,被薰陶得總是跟葷混在一起,這都是長時間,每一個人累生世的薰陶,所以愈來眾生業力重。」
愈是艱困的環境,愈要抬頭向天說懺悔、低頭向地道感恩,以謙卑的心來面對種種的困難與挑戰。
「疫情已經這樣明顯,現在可以看見警惕人人這一分的覺性,應該要覺悟了。覺悟了就要懺悔,有懺悔心,才能淨化人心,心不懺悔,不覺得什麼叫做淨化?我為什麼要淨化?自然的生活就是這樣啊,渾然不覺。所以現在這一波大哉教育,就是你要知道『病從口入』,這一波的疫情很嚴重,疫就是疾疫,疾就是病,疫就是傳染,所以是病的傳染,傳染的病,這種病的傳染從哪裡來?從人物、動物交錯的累積所形成的病毒,病菌,這總是要提醒人人。」
這一波新型冠狀病毒很有可能是透過動物,將病毒傳染到人的身體,因而造成廣大的傳播鏈,在人群中一發不可收拾。上人一再耳提面命地提醒大家,莫以為人類可以主宰世界,而對動物強加殺害;人人要培養慈悲愛物的愛心,防杜病毒持續傳播。
「這種沉迷人間,顛倒是非,養成了強欺弱,很弱的生命,就是強勢的人來吞食牠,叫做弱肉強食。看看一隻雞被脫毛,脫毛之前牠是活生生地被人抓來,把脖子拉得長長,這樣的一割,牠斷氣了,血流,血也是一道料理,身體內臟一條條的腸子,牠的心、肝都被人吃得津津有味,邊吃邊談話,可知道你的笑聲是牠的哀嚎……」
人類殺害生靈,累積種種業力,造成天地之間災難、人禍不斷,到頭來仍是由人類來承受,受苦的還是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
「影響大氣候,氣候變遷形成了天、地、河川都會有損、有破壞、有崩塌,這都是人所造的業力。氣候變遷,大地變色,人所住的總是被破壞了,生活的森林也被燒光了,大地的五穀雜糧也會慢慢失掉它的功能,因為地乾了、太陽大了、水少了,地上的五穀雜糧長不起,人口愈來愈多,需要的糧食愈來愈少,氣候變遷、生活大環境等等林林總總,未來的生活,苦啊,真苦!」
累世業重苦煎逼 同生共息厄得解
極端異常的氣候,深深地影響到人類的生活。根據新聞報導,臺灣全島高溫普遍都維持在攝氏三十五度左右,而位於美國加州的死亡谷近日更出現攝氏54.4度高溫,即使入夜都難以降溫。
「這種天地的熱浪,跟我們身體要接受的物資,我們身體要接觸的環境,苦不苦?是苦!唉呀,怎麼會這麼熱,在裡面沒有出去就會汗水流了。總而言之,這種氣候給予人熱的時候,就像在煎,煎逼一樣。」
人多業重,導致大地氣候異常,同受苦難。要如何消災止厄?上人提醒我們要先調和人心,心寬,天地就寬,眾生萬物就能處在同一個地球上共生息。
「消弭業障,就要先把人心調好,心要先放寬,不要狹窄得夾住了。(人)總是貪著口欲,非吃牠不可,我們應該心寬,天地寬,放生、護生、愛護生靈,我們的心就是開闊起來,天地寬,這就是真正地成佛在人間,學佛在人間,行菩薩道去救拔苦難眾生,這叫做行菩薩道,菩薩道完成那就是佛道成。」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我們要把握因緣、堪得忍耐,發揮個人的能力與價值,救拔在天地之間所有遭受苦難的人物與萬物。
「雖然在大環境裡氣候變遷,人人感覺生活辛苦,但是這樣的辛苦時間,在這樣的大空間裡,就是要『堪忍』,你能堪忍,知道人與物之間的苦。所以人能救拔物命,我們還有這樣的能力去救人,要發揮我們救人的能量去幫助人,可以幫助身邊的人。再廣一點,把身邊的人、周圍的人,把他廣度,我們認識他,我們說道理給他聽,大家共行菩薩道,同行一條能去救人,去拔除苦難,讓人人懂得道理,同行菩薩道,這就是佛法,佛法在人間。」
眾生的生活型態各不相同,上人期待人人善用佛法,將佛法擴展到不同的生活圈,引導人人走向覺悟的菩薩大道,朝向正確的方向精進前行。
「這一波(疫情)就是給我們一個方向,『大哉教育,食事為大』,吃的事情很大,所以這一波的教育,我們可以從吃開始,吃入口裡,不如我們趕快從吃為覺悟,從覺悟說出了道理,也是口出道理,度化眾生,那才是真正的功德無量。你造福積德,才有辦法消弭災難,要不然天地之寬大,我們如何能救世?救世是人人的責任,我們要讓人人知道理,他才知道責任,不然人人都在懵懂,都是不明道理,就會顛倒造業。」
慈悲知足福慧增 培善度苦大愛行
培育慈悲心,長養知足感,才是最大的福氣與智慧。上人提起在一張照片中,有一位非洲的孩子,赤裸上身、挺著鼓鼓的肚子,倚著一隻竹竿,眼巴巴地望著另一位孩子拿著東西在吃……
「看來肚子是那麼大,脖子細小,手像柴,又黑、又乾,看他要站的力氣都沒有,但是張大眼睛看那位小朋友不知道抓什麼在吃,吃得好津津有味,到底他吃什麼?看了很憐憫心,再看到了那一位抓住那枝乾枯掉的竹子,他眼睛在看著,也許他也不知道吃的是什麼,可是就感覺他有我沒有,就是沒有,總是生機要入嘴巴裡的感覺,好像都沒有,這就是人生。」
非洲孩子的人生是如此困苦,他們或許一生都不知道什麼是享福。慈濟志工不忍眾生受苦難,依緣走入困苦的環境中發放,提供白米等生活物資,希望能緩解他們的生活困境。
「我們要救濟的米,一定要我們喜歡吃的高級米,因為他難得吃到飯,要給飯吃,要給他們吃到真的米飯香,那個米,煮起來有香氣,讓他們能吃到,所以看到那袋東西可以扛,多麼有福啊!這一包米拿回去,他們能吃幾天?或是一個月,一個月也只不過三十天,過了,又怎麼辦呢?這兩天我也在說,這麼辛苦,運載著米,還要進口,還要從船運,還要疊上了貨櫃,還要搬運到了鄉下,還要用驢子拉上山,不好的路要多少人的力量搬運,才能搬到那樣的地方去。」
歷盡千辛萬苦而送抵的白米與生活物資總是有限,是否人人都能領得到?有這一頓,下一頓又在何處?一個又一個無解的問題,都是充滿著人生的無奈。
「人生很無奈,接受的人,缺的多,我們有心要給的,也感覺缺的多,難以滿足。但是,難以滿足發放,是否乾脆不見不清淨?不忍心,就是有這一分的不忍心,不忍眾生受苦難,所以我們還是要想盡辦法,能不能多給一些,能不能多一些人來發揮愛心,沒有人就無力,有人發揮愛心,這分心念,人力物力才能到達。」
大愛無私同一念 宗教無別共一心
上人秉持著「為佛教、為眾生」的理念,儘管知道力量有限,還是要竭盡心力為受苦難人而付出,同時期待有福之人都能同心付出。
「佛陀來人間,立誓要救度眾生,但是能救得到嗎?能救得完嗎?很難,所以我們只好總是盡心力而為,我們要借重人人的力量去付出,看看我們的物資到了,還需要人力,要到這樣的地方……尼泊爾、印度,他們都是佛教並不興盛(的國家),那裡很多複雜的宗教,不過這幾百年來,基督教、天主教、婆羅門教在那裡很興盛,我們這一波要去幫助都要跨宗教,我們要把所有宗教,我們都要邀,還要委託。」
新冠疫情在印度及周圍國家肆虐,造成嚴重的確診人數與死亡率,慈濟在當地的志工人數極其有限,於是從採購救命物資,委託當地宗教、慈善等機構深入疫情熱區,進行捐贈與發放。
「我們都要把他跟宗教的精神,讓人人會合起來,能幫助我們把物資送到了真苦難的人家去,所以給的不少,這都是需要動用到了當地的企業家,還要宗教家,還要社會慈善機構,大家不分宗教、不分階級,大家會合起來去付出。這一波用力量的付出,也把宗教的愛會合,這是一個大哉教育啊,集合宗教,把善一一發放付出。」
單純一念心,讓各個宗教相互緊靠、彼此合作,在疫情期間克服種種困難,期待早日解除疫情警報,讓人人回歸正常的生活。
「看看不同宗教,只有一念心,能克服一切困難,把天下的愛,不分名稱、宗教,只要愛心,唯有大愛,愛無分大小,會合起來就是大愛,我們可以這樣的依賴付託,彼此力量結合,這就能救人。但願有方向的起頭開步,大家把方向調整一致,把人群集合來,同一條路,方向正確,絲毫不分開,這樣的力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