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法靈巧 淨心持戒
2014-12-03 | 慈濟基金會不請之師 自動之師
「他們為什麼這麼努力?因為慈濟人以身作則,感動、帶動了他們。」上人感恩近一年來,慈濟人勞心勞力製作簡易屋,更不辭路遙前往傳授組裝方法。「當地居民對慈濟最感恩的,不只是物資的濟助,而是慈濟人以真誠之愛帶動,讓他們振奮精神面對生活。」
上人指出,有形的救助終有耗盡、毀壞之時,殷勤努力的積極人生態度,卻會影響他們一輩子,這才是最根本的救助;此行不只是拔苦,同時也在傳法。
「正因為有你們,當他們生命的貴人,不久後他們就可以安穩住進大愛村。看到他們脫離受災苦痛,安穩展開新生,就是慈濟人最感安慰的。」
感恩志工勇於當「不請之師」,自動自發投入;上人也勉宗教處同仁要當「自動之師」,主動而積極地邀請志工參與,活動過後則要安排共修聚會,彼此分享法喜增長智慧,也能帶動更多人投入。
誠正信實 樹立形象
慈濟在中國大陸慈善耕耘二十多年,與福建志工座談時,上人期勉將慈濟人文落實當地。「不只讓人看到慈濟的形象,更要能深入了解慈濟精神;唯有志工以身作則,才能得人信任,接引更多人同行菩薩道。」
泉州慈濟人同樣講閩南語,溝通無礙,上人叮嚀要用心「薰法香」。「過去慈濟人出於不忍之心,認定『做就對了』,致力為眾生拔苦;現在師父希望大家用心聞法,才能體悟在菩薩道上所做的一切,都不離佛法宗旨。」
慈濟人能提起超然的菩薩精神,走入人群救助苦難,不計較自己付出多少,心清淨無罣礙;然一旦事情完成,有些人又回歸充滿煩惱的凡夫。因此上人要求大家聆聽晨語、深入佛法,加強因緣果報觀。
「凡夫習氣深重,常在不經意間傷害別人,隨著輪迴生生世世累積業力。因緣果報歷歷分明——所行的菩薩事多,就累積無量功德、有無量福;反之,無明煩惱多、造業多,就累積惡業。當業境現前,能忍讓、包容、善解,才能消除惡業力;若不能化解惡緣,還會延續到下一生。」
上人指出,修身、行善,就能累積善業;若無所警覺,生生世世承受過去累積的業報,又再迷茫造業,累積的惡業力就愈來愈沈重。
「有緣同行菩薩道,要相互讚歎與感恩——感恩前面的人走出這條平坦的路、感恩後來的人共同伸手、出力,讓更多受苦眾生得到幫助。」
上人期許大家穩固樹立慈濟「誠正信實」的形象,還要時時縮小自己。「自我訓練像海綿,可以擠壓得很小而且不傷到人;還能不斷吸收法水,自我提升並發揮愛的能量,展現慈濟人的品質。」
善護心念 為愛付出
《法華經》中,常不輕菩薩遇見每一個人都恭敬作禮、由衷讚歎;即使很多人瞧不起他,辱罵他、甚至作勢要打他,他還是不改恭敬的態度。
「常不輕菩薩以其無上的智慧,了解到人人本具佛性、都能成佛,因此不輕慢任何人。慈濟人也要用恭敬心彼此相待,共同一心,為愛努力。」
第三梯次大陸見習志工尋根圓緣,上人期勉大家力行慈濟的「誠」與「情」,以及感恩、尊重、愛。「能為苦難眾生付出大愛,這分愛與誠懇的心有進無退,就是值得尊敬與感恩的人間菩薩。」
一位志工分享,自己過去愛打麻將,輸錢時不甘心,想著要贏回來;贏錢時雖然高興,卻又想要贏更多,心念就在輸贏、得失之間,糾結難解、痛苦不堪;接觸慈濟後,將打麻將的雙手轉為行善付出、保護大地的雙手,人生大不相同。
「要用這雙手賭博、造業?或是用這雙手行善、造福?都在自己一念之間。付出的人生,沒有利害得失的雜念,只有行善造福的法喜。」人生差之毫釐,失以千里,上人教眾善護心念,莫因一念偏差而偏離了人生正向。
現代人為了追求時髦、享受而耗費大量資源,電子產品快速推陳出新,許多物品還沒有毀壞就被丟棄,造成大量垃圾而污染環境,甚至污染人心。上人教大家善用科技聞法、傳法,才能化危機為轉機,讓人心真正「通達諸法」──懂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廈門志工李赤軍分享,有次上人生病咳嗽提早結束志工早會,讓她非常不捨,發願折壽給上人。
感於李赤軍的真情護持,上人用佛法開示:「各人的壽命,是隨著各自的業力而定,自己修、自己得。過去生寫了多長的劇本,這一生就要演完才能『下臺一鞠躬』,無法由他人增減。」
上人期許人人秉持這分虔誠的心意,把自我有限的壽命,換為永恆的慧命。「把握當下,引法入心,謹記『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守戒律、改習氣、不作惡。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讓心境常保清淨,不受無明煩惱污染。」
【靜思小語】持續吸收法水,自我提升;勇於縮小自己,發揮愛能量。
上人開示於10月7~8日《農九月‧十四至十五》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76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