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桂梅師姊 樂施甩空巢憂鬱
2011-03-22 | 胡青青「孩子出國讀書,忽然間家空了,我的心也空了……」「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我天天以淚洗面……」「現在想想,可能是我沒朋友,我的世界只有孩子……」旅居日本二十餘年的劉桂梅,語氣輕柔地談及過往,娟秀的臉上已看不出以往的神傷,有的是自信與滿足;也因孩子的因緣,讓劉桂梅認識了慈濟。
一本月刊牽起慈濟法緣
「女兒的室友,是一位慈濟委員,她送我一卷慈濟的影帶及一本月刊……」那是劉桂梅第一次聽到『慈濟』。探望女兒的那段時間,她仔細地將影帶及月刊看了一遍,當下對慈濟這個團體留下深刻的印象。回到日本後,劉杜梅開始尋覓慈濟的會所,發現離她最近的慈濟會所,竟要開車好幾個小時才能到達,也因此,她沒再有積極的動作。
幾年前,劉桂梅所居住的大久保地區有了慈濟的會所,常見穿著藍天白雲的志工在社區裡活動,其中一位竟是鄰居潘金英師姊;因潘師姊的帶領,劉桂梅造訪慈濟大久保的會所,接收到志工們親切的問候,讓離鄉二十餘載的她,感受如家人般的溫暖。
寒冬送熱食 堅定入道心
「我們今天要去公園為無家可歸的人發放熱食,妳要不要參加?」電話那頭,傳來潘金英師姊的邀約。「好啊!那我該準備什麼?」劉桂梅興奮地答應。潘金英師姊開心地回說:「妳只要人過來,一切我們都會打理好。」
志工們一到公園,即把一大早製作好的飯糰擺上長桌,再蓋上厚厚的毛巾被保溫;接著將一桶桶的熱湯放好,即開始熱食的發放。接近零度的氣溫,寒風瑟瑟地吹著,偌大的公園裡,早已擠滿等待熱食的街頭遊民,有的衣著單薄緊拉著領口瑟縮著,也有的凍得不停哈氣搓手取暖。
「來!來!不要客氣!」這頭師姊恭敬地遞上溫熱的飯糰,另一頭,師姊熱情地盛上熱湯,「小心燙喔!慢慢喝。」一手接過熱湯的遊民,忙不迭地往嘴裡送,再急急地咬上一口溫熱的飯糰,一張張佈滿髒污及歲月痕跡的臉,露出了滿足笑容。
第一次參與熱食發放,劉桂梅被眼前的景象深深攝住;她不敢相信,日本如此先進的國家,還有一群吃穿不暖的民眾,從那一雙雙感激的眼神中,劉桂梅真切地感受濟貧扶弱的感動,也更加堅定走入慈濟的決心。
付出關懷 遠離憂鬱
「我想參加慈濟培訓好不好?」擔心日本籍的丈夫不認同慈濟而橫加阻攔,劉桂梅試探性地問,沒想到竟爽快的答應了。接下來的日子,她全心全力地投入,幾近全職。訪視、香積、或是安養院關懷陪伴老人家等忙碌的生活,讓她遠離空巢期的憂鬱。
「尾村爸爸!我們來看你了!」當慈濟志工來訪,尾村先生總會笑開嘴,拄著拐杖走到門前歡迎。這群志工就如同女兒般貼心,為他張羅吃喝及整理環境。
高齡八十二的尾村先生,年輕時即非常照顧來自台灣的留學生,直到這幾年,因年紀越來越大,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生活無法自理。曾經接受他照顧的留學生,將他提報予慈濟,劉桂梅與其他師姊們即開始進行關懷陪伴,也與他建立如家人般的情感。
劉桂梅怎麼也沒想到,尾村先生的故事,竟然透過大愛新聞的播放,讓遠在台灣的雙親看到女兒在日本做慈濟的身影。那一天晚上,她接獲年邁雙親的電話,話筒裡傳來「阿梅啊!妳做得真好。」「不錯!做好事,不錯!」的話語中,盡是興奮與驕傲。
走入慈濟的這些年來,劉桂梅不再迷惘,不再用物質填滿內心的空虛;她學會捨掉欲望,放下自己,踏踏實實的過日子。
歡喜承擔 遍灑種子
2006年,劉桂梅跟著日本分會的師姊回到花蓮尋根,她永遠記得看到證嚴上人時,淚水不可自抑地掉個不停。「好像看到前世的父母一樣,可能是跟上人有緣!?」說著說著,劉桂梅露出一抹甜蜜的微笑。
這些年來,劉桂梅只要回台探望父母,即會抽空回花蓮慈濟醫院做志工;因為她覺得能如此親近上人、聆聽上人開示,是她最大的福報。
這次,劉桂海回台受證,堪為全家人的大事,出發前的那一晚,女兒貼心地幫她整理行李,看著皮箱裡折疊整齊的藍色旗袍,驕傲地說:「媽媽!妳做到了!」先生則站在門邊溫柔地看著她,說了聲:「老婆,加油!」
雖然在日本推動慈濟志業的困難很多,但是劉桂梅不會因此而退縮,她表示受證是承擔的開始,希望盡己之力將慈濟的善種子,遍灑在異鄉的土地上。
(文:胡青青 花蓮報導 201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