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餘暉 坐看晚霞滿天
2011-10-06 | 楊秀麗「我的前半生,很苦」陳亞妹說。
陳亞妹生於1941年,曾因家境貧窮,父親欲把她送養。居住在馬來西亞武吉加東新村,家中務農,亞妹在五個兄弟姐妹中是老么,深得兄姊的疼愛;但由於家貧,她十一、二歲就得到膠園割膠,以貼補家用。
荳蔻年華的亞妹,在社團活動中,認識了嗜賭又愛抽煙的男友,儘管父母嫌他窮而反對婚事,她還是在二十四歲那年與他成婚,婚後育有三女兩男。
生下二女兒後,先生的賭性變本加厲,甚至三天兩夜都不回家。隨著孩子一個個出生,家庭經濟漸漸陷入困境,有時一日三餐都成問題。亞妹終日以淚洗臉,唯有勤奮割膠,幫補家用。而孩子們對母親的孝順,看在先生眼裡,心生不滿,將亞妹視為仇人般,讓日子更是難過。
1998年初,先生罹患癌症,她毅然放下對先生的埋怨;先生在病中百般折磨,無理取鬧,她仍盡心照顧。六個月的照料中,先生不但向她道歉,也茹素二十日後,安然往生。
原本為先生擔憂和操煩的亞妹,轉而將不安的情緒投注在兒孫身上;長期的壓抑養成脾氣乖戾,大女兒戴夢華忍不住提醒:「您常杞人憂天,一點點小事就很擔心,小心老了會罹患憂鬱症或老人癡呆症。」
在亞妹的天空著色
亞妹住的武吉加東新村,是馬來西亞最小的村莊,擁有約三十七戶人家,約三百位居民。為求更好的前途,年輕人都往城市發展。有六成村民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其中將近一半是「空巢老人」。這群老人家做家務、顧孫,參加社團活動、旅行之外,就是在咖啡店看報紙、聊天來打發時間。
亞妹照料的孫兒一個接一個相繼到外地就學後,亞妹也加入「空巢」一族。儘管孩子百般邀約,她堅拒隨孩子同住。
獨守空屋的陳亞妹不愛往外跑,她天天引頸長盼兒女的歸來,在煩躁不安中度日。稍有不適,就會疑神疑鬼地要孩子帶她去問神,不然就一個星期要刮痧一至兩次。為了避免亞妹成天胡思亂想,孩子們決定輪流打電話問候,也頻頻回家探望。女兒夢華說:「有時候工作繁忙,或有事纏身時,『不回家』這句話真的很難說出口。」接到女兒不回家的回應,亞妹氣得猛力掛電話。
「你們一個個離開,媽媽感到很孤單。把你們都養大了,每個成家立業了,我卻好像被拋棄了。」寂寞,到了夜晚化成淚珠,滴落在飯菜裡、信箋上,一發不能收拾。
悲傷隨著信箋,傳到遠在日本深造的小女兒戴夢蓮手上,她苦勸:「媽媽,衷心一句話,在自己的天空抹一點顏色,您的生活會很有意義。」2005年,這一抹「讓生活很有意義」的顏色,因為亞妹侄女陳運香的出現,亞妹的天空逐步上了色彩。
當時已是慈濟志工的陳運香,一心想帶動亞妹和家人一起做志工。 「從早上八點一直談到十一點,欲罷不能,再轉到妹妹的店、繼續談到下午三點,希望失去生活重心的姑姑能來當環保志工。」 陳運香還記得,當時她在印度茶檔與姑姑亞妹的長談。
回家的路上,運香隨手從地上撿起一張廢紙對亞妹說:「這就是黃金,滿地都是黃金!」陳亞妹勉為其難說道:「好啦!我試試。」這一試,讓現年七十歲的陳亞妹的晚年生涯,不但不空虛,從此不虛過。
亞妹,好像換了一個人
環保站裡,亞妹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回收物和志工之間,她噓寒問暖地關懷大家:「你吃了嗎?快點去吃了才來做!」高八度的嗓音是她的招牌。
挨家訪貧,看到受腎病苦了十多年的照顧戶,亞妹不住輕撫對方的手,不捨地將頭伏在對方的手上頻頻祝福與安慰。
和顏悅色取代以往的惡聲惡氣,亞妹就像個發光體,無私的熱情和快樂迅速感染周遭的志工,與她一起長大的邱桂蘭說:「她好像換了一個人。」原本內向的桂蘭,和亞妹一樣同為空巢老人,卻在亞妹的勸說與陪伴下,幾年前一起出來做慈濟。
從一開始的敷衍,到後來的欲罷不能。幾年間,除了定時做家訪外,也開始推動環保、淨村等活動。武吉加東從「黃金資源」隨處亂丟,變成清潔整齊的新村,因為所有回收物都被村民自行分類整齊,再送到亞妹住家的車庫,有一半的村民都成為她的慈濟會員。
孩子,你們還是不要回來
「今天環保,明天訪視,後天要培訓,你們還是不要回來啦!」孩子打電話回家常常找不到人,回家前還要先跟媽媽預約,因為媽媽的行程排到滿滿。
精神有了寄託,亞妹不再喊頭痛、手酸、腳痛,也無需一出門回來就要刮痧或去問神。只要是慈濟的活動,不管天氣多熱,她都可以跟著車到處訪視。孩子們常笑言道:「我們邀她出去時,她就說會暈車,難道跟慈濟人出去就不會?」女兒夢華欣慰說:「她越做越健康。」
亞妹和兒孫們分享做好事的快樂,老人家越能同理孩子的忙,孩子都覺得媽媽越做越有智慧。「上人給她最大的改變就是觀念。」亞妹透過環保養成節省愛物的習慣;勤做訪視,她見苦知福,潛移默化下,與她最親近的二兒子戴佛榮深受影響。
為支持這位他心目中「在耕著一塊很大福田的環保戰士」,佛榮決定以實際行動護持,讓媽媽說環保時更有說服力;以往每年七月都要花馬幣上百令吉(台幣一千元)祭拜祖先,今年佛榮改用香花鮮果。在吉隆坡經營電器批發生意的他,以往隨手丟進垃圾桶的紙箱,現在都會請員工回收,並在環保日載到鄰近的環保站。他語帶哽咽地說:「她讓我們自由飛,她已經認清了方向,我們就跟她的方向走。」
●
侄女陳運香一路扶持相伴,2010年亞妹受證成為證嚴上人的弟子,承擔帶動社區志工的副組長。從沮喪落寞到亮麗開朗,運香說道:「她整個人活了起來,生命很有光彩。有時看她做了一整天,都不喊累呢!」
每每孫兒一回來,阿嬤開始說靜思語,他們都會說:「阿嬤又要說大道理了!」緊張兮兮的阿嬤變成了愛說故事的快樂志工。
靜思語言:「人老有三好,經驗豐富好、健康長壽好、當志工更好。」「日日倚門盼兒歸」的陳亞妹,走向藍天白雲裡那一道彩虹。以前亞妹說日子是「白白過,白白走」;現在是「這輩子沒有遺憾,因為走對了方向。」【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楊秀麗 馬來西亞馬六甲報導 201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