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紳士曹惟宗 擘畫慧命

2011-12-13   | 王純瑾
曹迪中師兄(惟宗)分享上人教富濟貧的理念。(攝影者:黃友彬 地點:墨西哥瑪瑞塔慈濟小學 日期:2011/10/12)
隨著70年代興起的留學潮,台灣許多大學生在畢業後赴美留學,在電腦科技的搖籃——北加州矽谷找到優渥的工作,然後結婚、生子,懷著淡淡的鄉愁,在美國定居下來。

家中人口簡單的曹迪中(法號:惟宗,後文都以法號稱),在接觸慈濟之前,除了上班以外,週末總是幫忙家事,觀看足球轉播,或者偶爾打打高爾夫球,以及一般的社交,帶著太太及女兒出外旅遊,生活誠如一般的美國家庭,平實而溫馨。

看見女眾承擔力 跟上慈濟腳步

1992年,惟宗師兄的母親由臺灣來訪,剛巧北加州的聖荷西慈濟志工在大華超市旁邊舉辦義賣園遊會,而王秀琴師姊(法號慈範,人稱矽谷阿嬤)也利用周邊騎樓擺設了攤位,向社區介紹慈濟。

由於母親與慈範師姊是舊識,惟宗師兄與太太也準備了一百份豆腐皮壽司共襄盛舉,當時所收到的熱情與感謝,令他震撼與窩心,第一次發現到「慈濟」這個團體的待人處世,竟是如此的不同。

由於慈範師姊的熱情邀約,曹惟宗便展開了志工的生涯。在一個週六的午後,他第一次參加療養院的探訪,原本是抱著好奇的心態,卻在抵達的同時,聞到由室內傳來陣陣的異味,心中生起一種矛盾感覺,不知是否要進入。但就在門口徘迴的同時,迎面而來兩位慈濟的師姊,從從容容的推門而入,似乎髒亂與異味不曾在她們的眼前或心上造成任何障礙,惟宗師兄的感佩與讚歎油然而生,於是他也跟著進入療養院。

曹迪中(前排左二)參加2011美國總會浴佛排練。(攝影者:鄭純絹 地點:美國總會 日期:2011/04/25)
「現在回想起來,很感恩當時我沒有離開;我進去療養院後,從慈濟志工身上看到大愛,付出無所求的形象。」往事歷歷在目,惟宗師兄回憶中有濃濃感恩之情,「慈範師姊帶著我們,一間間病房說著每一位長者的故事,讓我很快進入狀況,對老人熟悉了,拉近我與老人的距離;結束探訪後,志工聚在一起心得分享,讓我有了信心,也逐漸了解慈濟……」

「就這樣,每周周末療養院探訪,我幾乎都到的,一年五十二個周末,只缺席幾個禮拜呢。」療養院長者示現的老與病,令惟宗師兄多所感觸,「就是見苦知福吧!」

規劃社區藍圖 方向朝向合和互協

慈範師姊無私的器重與鼓勵,也讓曹惟宗勇敢地承擔慈濟的工作,惟宗師兄規劃成立志工隊,依北加州地緣關係,將志工編成十支隊伍,就近關懷,有活動時機動性也相對提高,這又與證嚴上人日後落實社區,合和互協的理念不謀而合。

1994年年底,惟宗師兄承擔執行秘書,為慈範師姊分憂解勞,更深入參與慈濟志業,開茶會接引人間菩薩,成立人文學校等等。談到培訓,他說:「培訓中『培』的意義,含有陪伴的內涵,法親關懷與陪伴是志工的種子萌芽的基礎啊!」

1997年,惟宗師兄接任聖荷西聯絡處負責人;1999年,美國地區已經有七個分會,惟宗師兄承擔北加分會執行長,秉承上人的理念,默默耕耘向下紮根,慈濟人紛紛開枝散葉,慈濟的觸角緩緩地伸向了主流社會;2001年時,惟宗師兄承擔美國總會執行長。

進二十年慈濟路 發心如初

2001年美國紐約發生九一一驚爆事件,臺灣有一筆捐款捐給紐約市,因慈濟基金會當時積極賑災,惟宗師兄代表慈濟基金會,與駐美政府代表一同前往紐約市政府,轉達來自台灣的愛心。

曹惟宗師兄(左)與紐約市長朱利安尼(右)分享上人法語用善解包容消弭舊業障, 用知足感恩勤植好因緣。(美國總會提供)
「那時紐約市長朱利安尼心情沉重,臉上表情也顯得憔悴,我見到他後,以上人開示的兩句話與朱利安尼分享,『用善解包容消弭舊業障, 用知足感恩勤植好因緣』,他聽到這兩句話,眼睛亮了起來。大概沒有人跟他分享這種膚慰沮喪心情的話吧?我感覺他很受用。」惟宗師兄以感恩平和的語氣回憶著,窗外,沒有光害的總會園區,夜色籠罩中,星光燦爛。

進入慈濟之後的惟宗師兄,體認到分秒不空過的真實義,他說寶貴的時間應該用於關懷更多苦難的人,承擔更多的志業,他放下了他的執著與嚴肅,隨時挑戰困難,即使遇到意見不合的情況,也以感恩善知識的角度,重新思考與出發。

曾經在靜思精舍執行慈誠勤務,惟宗師兄在清晨四時天色未亮前的靜寂中,以莊嚴的心,用雙手拉前山門,推展至兩旁,方便會眾參加早課;他回想以前在美國總會園區,也曾經開啟與關閉行政大樓的前門無數次,偌大的園區早晚時分往往空無一人,「我心中覺得很踏實,能跟著上人走菩薩道,是很難得的因緣與福報。」一份恬然自在的淡定,那晶瑩剔透的初發心始終如一。【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王純瑾 美國加州報導 2011/11/21)

※閱讀相關報導&影片
懷念矽谷阿嬤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