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的微笑 讓愛不斷
2017-12-15 | 斯里蘭卡慈濟志工機構關懷 大家一起來
2017年11月11日,斯里蘭卡慈濟志工前往長期關懷的維多利亞之家,除了幫忙住民整理儀容與生活環境,希望也能透過上人開示,鼓舞住民即便身體不自由,仍有能力行善、掌握自己的人生。
遠遠地一眼看到慈濟志工到來,維多利亞之家的住民非常地開心。有好幾位奶奶已經迫不及待地站在大門口,招手歡迎志工。志工長期以來的關懷從不間斷,早就在住民的心中播下了善種。
此行還有五位護專學生,上次響應慈濟捐血活動後,這一天也和志工投入維多利亞之家的關懷活動。一進屋裡,志工就熟練地分組關懷,有人忙著整理奶奶們的衣物,有人忙著縫補蚊帳,還有一些人在屋外細心為住民剪髮、刮鬍子。
正是花樣年華的考派妮站在床邊,彎下腰輕聲地和一位奶奶分享自己的居家生活照。考派尼覺得非常幸福,因為她能夠帶給這位奶奶許許多多的愛。另一頭,小志工梅伊莎坐在床沿,那張稚嫩靦腆的臉龐被特瑞莎奶奶的熱情擁抱給融化了,笑得合不攏嘴。梅伊莎從2010年開始當志工,維多利亞之家的奶奶們都很喜歡她。
從關懷維多利亞之家的慈善活動中,每一位志工都有不同的體會。娜瑪莉是慈濟照顧戶,家裡有位十九歲的患有心智障礙的孩子。在維多利亞之家做志工後,娜瑪莉發現自己也很有福,不但身體健康,也能幫助別人。荃妮第一次來到維多利亞之家,她很感恩有這個機會做志工。陳迪馬參與慈濟舉辦的捐血活動已有六年,常常跟著志工來關懷奶奶們,他說:「回到家以後,還要邀請家人一起來做志工!」
一元大愛 行善最快樂
這一次斯里蘭卡慈濟志工還帶來一個新的活動,就是由阿羅莎為大家翻譯證嚴上人的開示。特瑞莎奶奶用自己的枕頭幫忙墊高投影機,她雖然無法說話,仍然很用心地看上人開示,仔細聽著翻譯的內容。南達西里茹素多年,看完影片,她說也要推廣「111蔬醒日」。
阿羅莎接著分享慈濟的源起與竹筒歲月的涵義,如今慈濟成為跨國、跨宗教的慈善機構,原來是從一位出家人與三十位婦女開始。特瑞莎奶奶對竹筒歲月的故事感到不可思議,拿出存了很久的竹筒。阿羅莎恭敬地接受這筆捐款後,特瑞莎奶奶也雙手抱胸,微微頷首以微笑回禮。
另一位愛羅拉奶奶感動之餘,也拿出自己的撲滿,因為無法說話也無法行走,只好用比手畫腳的方式,請志工嬋妮幫忙打開。撲滿終於打開了!框啷一聲,愛羅拉奶奶坐在床上,小心翼翼地投下幾塊零錢,與志工都笑了。
透過行善,斯里蘭卡慈濟志工相信,維多利亞之家的奶奶和住民用自己的能力回饋社會,更有自信在往後的人生中找到走下去的力量。無論是給予一個笑容或一些零錢,這一天,斯里蘭卡慈濟志工與維多利亞之家的住民都讓善念循環不斷。
(整理自斯里蘭卡慈濟志工簡報 2017/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