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見習不要補習 見學人事

2015-11-22   | 張瑞銀
慈青賴勻汝說,課輔的過程,幫孩子復習功課之外,也教他們生活禮儀,品德教育也要從小紮根。(攝影者:鄧和男,地點:臺中大智國小,日期:2015/11/14)
「現在的小孩不要補習了,要見習!」對於教育的理念,證嚴上人曾經如此開示。見就是看,看到大人的待人接物,看到循規合禮的行、住、坐、臥。11月14日臺中市東區所舉辦的「大手牽小手、幸福跟著走」活動,帶著心芽課輔班的小朋友到戶外進行教學,在活動過程中模擬發生意外狀況,啟發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負責輔導的慈青賴勻汝說:「功課雖然重要,但品德教育也要從小紮根!透過輔導活動及靜思語教學,讓小朋友了解怎麼樣讓自己成為有禮貌的孩子;透過狀況劇情,讓他們知道發生什麼事,事情發生後又有那些可應變的能力。」

心芽課輔班 一同成長

因應大環境的改變,弱勢家庭的小孩所能得到的資源相對不足,臺中東區心芽課輔班自今年(2015年)10月20日成立,由進德國小、成功國小、大智國小三所學校選出自三年級到六年級中,最需要課業輔導的十五位學生,每個星期二及星期四晚上七點到九點,集中在大智國小綜合教室,由中區教聯會及慈濟志工協助慈青進行課業輔導。

平時的課輔在晚上時間,11月14日特別在白天帶著孩子參與慈濟人文課程。小朋友一到戶外就顯得奔放,歡樂地跑來跑去。課輔老師問:「下雨天沒帶傘怎麼辦?」有的小朋友很直接說淋雨回家,有的則說跟有帶傘的同學一起走,也有回答向老師借……

七十四歲的鄭少衛(右二)說,來到這個活動可以廣結善緣,出來曬太陽、多動腦,快樂就是健康的源頭。(攝影者:鄧和男,地點:臺中大智國小,日期:2015/11/14)
課輔慈青洪嘉澤說:「最大的困難點是要跟小朋友溝通好,因為我們講的他們不一定會清楚,所以要用他們能了解的方式告訴他,想辦法讓他們慢慢靜下心來。」慈青賴勻汝則分享:「課輔的過程幫他們復習功課、改作業,也教他們生活禮儀。跟著純真又活潑的小朋友跑跑跳跳,讓我們這些大哥哥大姊姊感覺又變得更年輕。」

心若照顧好 人就快樂

各隊拋接球送祝福活動,讓大家動手又動腦。今年七十四歲、身穿條紋上衣的鄭少衛在拋球的同時,送出的祝福語是「快樂」!心若照顧得好,人就會快樂,反之則苦難偏多。

感恩慈濟的鄭少衛分享:「像我們這種年紀,想法比較墨守成規,時空背景不同要改變心態,站在對方立場尊重對方,才是真正的溝通;來到這個活動可以廣結善緣,要活就要動,出來曬太陽、多動腦,才不會有老人癡呆症,快樂就是健康的源頭。」

「還有,微笑也是一種善舉,微笑的面對家庭的父母或子女,家人之間就不會有口角;微笑對待同事及朋友就不會起爭執。微笑面對每一個人,心情好就快樂。」王昭文老師在一旁補充說明。

一顆種子 一顆菩提心

吳秀英老師教大家利用回收的空寶特瓶做「文殊蘭盆栽」。(攝影者:鄧和男,地點:臺中大智國小,日期:2015/11/14)
利用回收的空寶特瓶,由吳秀英老師帶領著大家做「文殊蘭盆栽」。看到檯面上已栽種好生根發芽的盆栽,大、小朋友都躍躍欲試;慈青也從旁協助小朋友製作,切割好倒放的寶特瓶口,放入透水棉墊,填入培養土,小心翼翼的放入種子,再把瓶身用彩帶裝飾,獨一無二的盆栽就輕易完成。

教育需要透過很長時間去醞釀、去陪伴,才可以看到成果。如同慈濟志工黃鳳美的期許:「期待年輕人看到上人的四大八步,悲門入啟智慧,這樣一個教育工程,讓慈青離開大學,出了社會到各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可以去散播愛,散播菩提種子。」

一顆種子就是一顆菩提心,在人群中學習做人,在事情中學習做事,透過人與人之間的融合,看到每一個階段、每一個年齡層的責任與使命。【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張瑞銀 臺中東區報導2015/11/14)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