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考題 學員集思一起解
2016-09-16 | 吳宜芳人醫年會中特地安排了外科分科座談,14日下午一點半,學員陸續入座花蓮靜思堂地下一樓門廳,由大林慈濟醫院張群明醫師引言,介紹菲律賓的外科柯賢智醫師及新加坡的耳鼻喉科何佑振醫師,由兩位醫生來為學員分享他們在當地克苦又克難的醫療服務。
以醫療起家 全力付出無所求
一上臺,菲律賓的外科柯賢智醫師先是以詼諧的方式告訴大家,「My mom volunteered me.(我媽媽將我捐了出來)」道出他加入慈濟人醫會的因緣,接下來便與學員分享自己這二十年來在菲律賓看診的經驗。
1994年慈濟在菲律賓成立聯絡點,當時菲律賓醫療相當貧乏,例如外科手術中所需的各種儀器設備多如牛毛,但義診卻如野戰醫院,什麼器材都能只能以最陽春的方式呈現。
像是沒有可調整高度的手術檯,醫師就以各種姿勢配合開刀的角度,而這樣克難的環境也更不可能有無影燈,因此只能以壁燈懸掛的方式扮演手術燈的角色。沒有合適搬運的擔架,醫師直接抱著病人就運送就醫,或是當場考驗有木工、電器工專長的志工,請他們臨場應變,幫忙想辦法解決。
而面對昂貴的醫療儀器要如何降低成本?當時的解決方法有三種,如:租借、從二手店購得或是以募款的方式慢慢累積資金購得。就連義診場地,所有的動線和時間、地點的規劃考量,除了經濟層面,更重要的是也要思考如何避免造成感染的問題,因此天候狀況也都是需要一併考慮進去。
柯賢智醫師說,很感恩媽媽一路上支持自己做慈濟,雖然她在2008年往生,但慶幸自己仍然有另一位母親——證嚴上人做為引導。
他說:「小時候大人問我未來想做甚麼,我說我想當醫生,而且是外科醫生,因為可以賺很多錢。」但實際當上了外科醫師,也沒賺很多,反而一直想退休,直到認識了慈濟人醫會,透過上人的教導,讓柯賢智醫師明白唯有能付出,才能獲得快樂。
柯賢智醫師告訴大家在菲律賓,許多人一生中有疾病都無法看病,因此慈濟人醫會的所有醫療人員都是living Buddha(活佛)。有時候義診早上三點就要起床準備,八點開始開刀,即使疲累,但只要看到病人滿意的笑容,就足夠了。
柯賢智醫師更因為參與慈濟人醫會,讓自己繼續堅持在行醫的路上,圓了小時候想當一名外科醫師的夢想。柯賢智醫師最後也與在座學員分享一段話:「偉大是甚麼我不知道,遼闊是甚麼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現在要付出甚麼。」期許大家把握機會,造福病患。
助聽器計畫 以智慧應變挑戰
下一段的分享則由新加坡的耳鼻喉科何佑振醫師,帶來新加坡人醫會在菲律賓獨魯萬(Tacloban)的助聽器計畫。何佑振醫師起頭引用了莎士比亞的一段話:「To hear or not to hear, that is the challenge.(面對的挑戰:聽到還是沒聽見)」。
何佑振醫師先向學員簡述新加坡人醫會目前的狀況,在新加坡當地有兩間包含一般科、牙科、中醫及眼鏡科(Spectacles)的義診中心,也因為新加坡醫療相對來得充足,於是才有機會將醫療資源擴展到海外,例如菲律賓、印尼及斯里蘭卡。
回到這次分享的主題,何佑振醫師告訴大家,新加坡目前在菲律賓獨魯萬推行的聽力計畫,由於當地任何的聽力相關資源都沒有,尤其更是缺乏受過訓練的聽力專家,及可以使用的隔音房。
因此這樣的海外義診中任何挑戰都來得相對艱鉅,何佑振醫師謙遜地告訴大家,還好在新加坡走出去海外義診前,慈濟人醫會已經行之多年,因此只要從中汲取經驗,即使在義診上遇到困難,但有困難就是去解決它,如同上人說的「做就對了!」
就如這項助聽計畫,雖然沒有器材,那就尋求助聽器廠商的支持,以捐贈或租借的方式,盡可能讓器材齊備;至於隔音房的問題,就從人才濟濟的慈濟志工群尋求支援,試著靠自己的力量來建造。
雖然這些初步的問題都能獲得解決,但義診並非長期駐診,無法持續追蹤康復情況,後續仍有大大小小的問題等待解決,如機器、零件都有壽命,電池和配件的維修更待解決,面臨這些挑戰,最後,何醫師問在座學員一個問題「Are we willing to rise to the challenge?(我們願意迎接挑戰嗎?)」
同時也勉勵所有的人醫學員,無論遇到的困境是什麼,只要大家共同一心,想著是要一起為病患做服務,那麼所有的苦與困難都是能被解決的!也相信能為病患帶來希望!
(文:吳宜芳 花蓮報導 2016/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