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老屋蔓藤 讓家重新開始
2016-09-28 | 胡雪芳一件從學校提報「慈濟安心就學方案」的個案,讓志工家訪時發現,孩子所欠缺的不只是學費,而是這一家人需要長期的「居家關懷」。
環境簡陋 路也難行
楊女士為印尼外籍配偶,今年三十八歲,育有兩子一女,分別就讀高職、高中夜校及國中;丈夫患有痛風,因年紀已過六十歲,找工作不易,只能從事農作或做零工,但發病時就無法到田裡工作,導致農作物無法收成,而楊女士則在一家水龍頭製造工廠工作。
一家五口居住於小叔早期搭建在田中央的鐵皮屋,地處偏僻,距離大馬路還要走一段凹凸不平的田埂路;下雨天,路面無法排水,只能涉水而過。「路面容易積水,對孩子早晚的上下學很不方便,而青春期的他們不曾有一句怨言。」親自走過這條路的志工既心疼又讚歎孩子們吃苦的精神。
鐵皮屋低矮簡陋,沒有隔間,全家人飲食、起居、就寢都在同一個空間。每到下雨,會滲水漏雨,屋裏總是溼答答的,滿屋的溼氣、濃濃的霉味,連棉被都泛著點點黴斑。
三位子女正求學中,一家之主沒有工作收入,只靠楊女士的微薄薪資,生活拮据,若另行租屋將會是一大筆開銷,志工評估後,決定由慈濟基金會每月補助五千元解決居住難題。
同心協力 效率加倍
訪視志工張緞說:「從今年元月初,學校提報學生個案給慈濟後,八個多月來,師兄、師姊關心這個家庭不下二十次,也逐步為他們規畫如何改善居住環境。」這期間,楊女士也找到可租屋居住的地方,由於長期無人整理,因而環境雜亂,於是志工相約為她整理新家園。
8月21日,約二十位志工來到楊女士的租屋處分工進行,社區志工許信志拿來鐵梯,爬上屋頂,砍下蔓延的藤枝;水塔旁,長出兩株鹿仔樹,為避免颱風來時吹斷,造成屋頂塌陷的危險,他全神貫注鋸除。
許信志的汗珠不斷從額頭滴下,溼透衣衫,幾天前許信志才閃到腰,雖然腰痛未癒,但他說,「能為弱勢者服務,為他們整理一個好的環境,是件有意義的事,很值得!」許信志還與兒子許克承一起整理被鋸下來的樹枝。許克承說:「只要有布施的機會,就要把握;希望盡一分棉薄之力來回饋社會,讓人間充滿溫情。」
屋前一片枯草,因鄰居先前已噴灑過除草劑,如今已枯乾,一切的清理工作刻不容緩,楊女士跟著志工彎下腰,奮力割草、汗水淋漓,志工問:「會不會很累?」她回答:「為了自己家的環境,一點都不累!昨天公司有休假,我已經打掃好屋內了,也稍微清理前院的一部分。」
在屋前廣場的大帆布棚架下,志工們頂著烈日、戴著斗笠,合力鋸下樹幹並分段截斷,便於搬運;周邊樹叢下,志工們也幫忙修剪垂落樹枝、雜草。大家的衣服溼了、被風吹乾又溼。訪視志工張緞心有所感說:「如果沒人幫忙,這家人不知要清理到什麼時候才會好。」
家具齊全 生活無虞
從事汽車水箱買賣與裝修的黃登進與太太,應張緞邀請也前來幫忙打掃。黃登進說:「難得休假日,把握付出的機會,是另一種不同的體驗,而且充實又有意義。」黃太太也表示,來幫忙整理環境,順便曬一點太陽,活動筋骨強身,有一種大家庭共同完成好事的感覺真好。
訪視志工林慶然更是在先前拜訪時,得知楊女士家中欠缺家具、廚具,甚至沒有床鋪,棉被也被蝕爛;所以這段時間用心募集功能良好的二手家具。當全套的沙發桌椅擺入客廳後,煥然一新有了「家的感覺」!緊接著志工運來全新的棉被和保暖衣物,還有募來的冰箱、洗衣機、瓦斯爐、電子鍋等日常用品。
楊女士高興地說:「搬到新家後,颱風或下雨時,小孩上學不用再涉水;自印尼嫁來臺灣,已有十六年,我從心底很感謝慈濟,給予這麼大的支援,也感受到溫暖的力量,讓我有個安心立命的家。」
一分助學金因緣,牽起志工走入一個個貧困的家庭;不只讓孩子更安心及有信心邁向夢想,更讓一個家庭看到了重新站立的希望。【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胡雪芳 彰化縣報導 2016/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