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發警訊 別真的來不及
2017-03-22 | 沈雅慧突破行動不便 照樣來上課
2017年雲林、嘉義、臺南三區慈誠委員培訓正式展開,開營前,為了讓學員更熟悉佛教儀軌,慈濟志工特地於3月12日在臺南靜思堂舉辦「四威儀課程」,教導學員在行住坐臥上的規矩,藉此調伏自我剛強的心性,使得在日後課程的進行,人人能行儀莊嚴,在團體中含有合齊之美。
多年來承擔培育幹事的志工蕭靖寧表示:「大家從做中學,學中覺,更希望所有人將法帶回社區及家裡,讓更多人了解慈濟,從而使家庭更和諧。」
行住坐臥的儀軌課程教學分成三站進行,學員黃月秀坐在輪椅上目不轉睛地聽著課程。從小罹患小兒麻痺症不良於行,在家人濃濃的愛的呵護下成長,她有著非常樂觀正向的心態,並不因此而自卑消沉。
說起與慈濟的因緣,黃月秀微笑表示從1991年她就開始募款,積極招募會員,「我很會募款,想做善事,可是我只知道慈濟這個宗門,卻沒有『法』跟會員說,漸漸地會員就只剩下我自己。」黃月秀說到這裡,笑容有點淡了。
2014年,黃月秀到慈濟上茶道課,因為經藏演繹看到《無量義經》裡「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這四句偈語,「才短短十六個字卻那麼有力道,很感動!所以我決定開始見習培訓。」
「剛看到螢幕上播出海外志工每月上培訓課,要走很長的路程才能到達,而要回到臺灣受證,更是千里迢迢!」黃月秀連想到自己就住在臺南,比起雲林、嘉義的培訓志工要更早起床、搭車,就覺得自己好幸福。「我們更要把握精進!」黃月秀用行動來表示,即使坐在輪椅上,也要推著來上課。
真正要走出來 把握來不及
課程中勤作筆記的林鈺英,前一天還在為人文真善美出班工作忙到凌晨才終於完成,一大清早就又著裝整齊來到臺南靜思堂報到。
「我真的好難過,讓上人等我那麼久!」眼淚從林鈺英眼中奪眶而出,見習三年了,她一直沒有再進一步接受培訓。結束一段不幸福的婚姻,林鈺英帶著孩子走出破碎的家庭變成了單親媽媽,因為心疼孩子還小,林鈺英選擇花更多時間與精力陪伴,然而期望受證慈濟委員的心願從沒消失。
「直到2016年臺南大地震,我到現場出班記錄,深深地感受到業力不可轉;2016年7月我又被診斷出罹患淋巴癌,更深刻體會到上人所說的『來不及』。」林鈺英毅然報名培訓。她表示,過去總是被是是非非糾纏,陷入無盡的痛苦循環,現在要真的走出來,做有意義的事,成為孩子的榜樣。
「我一定會努力上課,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慈濟人,不讓上人失望。」林鈺英破涕為笑地說出自己的願望。
實際行動回饋 當志工付出
在「食的威儀」這一站,志工蔡育馨向學員說:「佛法要生活化,吃飯、端碗、持筷,每一樣要學要教,這是一種禮儀。」接著,蔡育馨邀請兩位志工示範「龍口含珠」、「鳳頭飲水」,慈濟人的飲食文化,學員們都相當專注地一邊聆聽,一邊跟著做示範。
「折棉被不難啦!每天都在做的事,就是吃飯拿碗筷這項,跟之前習慣不一樣,不過,這個多練習就沒問題了。」學員陳石象露出敦樸的靦腆笑容。家住玉井區的他,比起其他學員,年紀顯得大多了。他由於長年要照顧罹患腦膜炎的女兒,除了心力漸漸無法負荷外,也有經濟上的困難,當地慈濟志工接獲通報後開始關懷陪伴。
志工除了定期做關懷外,也鼓勵陳石象一起做環保、參加社區讀書會及見習課。「慈濟的師兄師姊實在很照顧我們,我很感激;現在我已經退休沒在做事了,可以好好來學習當志工付出。」不擅長言詞表達的陳石象,只想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慈濟人愛的回饋。
四威儀課程在每一位學員專注認真的學習下,各個都有所收穫。緊接著就是培訓課程的正式開始,在資深志工的陪伴下,學員們步步踏實向前行。【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沈雅慧 臺南報導 2017/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