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棗 為悲傷找到出口

2013-02-02   | 杜紅棗
杜紅棗於慈濟人列傳九九聯展中現場導覽。(攝影者:徐璟宜)
十二月天的清晨,我孤伶伶地站在窗前凝視屋簷雨水滴滴,眼淚簌簌而下,我的視線再度模糊……

十四年前,我還是個公務人員,先生在馬來西亞有屬於他的事業。雖然兩地相隔,他每天電話報平安,定時返臺相聚,他孝順母親、疼愛子女、體貼又負責,是長輩心目中的好孩子。我們攜手走過大半輩子,養兒育女任務大致完成,雙雙計畫退休享受晚年休閒生活,計畫遊歷歐洲古老國家,欣賞名勝古蹟。

兩人的護照已經辦妥,他卻突然從馬來西亞來電:「我感冒咳嗽、氣喘不舒服,先幫我掛號……」1998年5月2日從馬來西亞抱病返臺,馬上到榮總門診,醫師當場告知是肺癌,而且是小細胞癌,蔓延迅速,必須馬上住院治療。

偕遊天涯夢碎

如晴天霹靂,儘管醫生很有信心地告訴我們,有百分之八十的治癒率。他一向身體健康,不相信罹病的事實,幾番化療折騰,連醫生都佩服他的毅力和自信,然而可怕的癌細胞再度擴散到肝臟,僅只七個月就奪走我摯愛的伴侶。

我覺得好孤單,只能在開車獨自一人時放聲宣洩。想到先生生病期間曾談到,目前社會中的老人問題層出不窮,我們有一個共同的願望,計畫退出海外事業,回饋社會。經走訪幾個慈善機構,認為「慈濟」的規劃是最完善的,於是開始成為慈濟會員。

1993年,夫婦合拍於杜紅棗辦公室。(照片提供:杜紅棗)
星期六的清晨,大愛電視正播放《衲履足跡》,證嚴上人輕盈的腳步、優美的配樂:「您的步履像白雲飄藍天;您的足跡像綠水繞青山……」我不由自主淚流滿面,當下決定退休尋找心靈的支柱,每天照樣開著車出門到慈濟內湖聯絡處,研讀上人的著作,期能更瞭解佛法。並為先生圓滿「榮譽董事」,完成他的心願。

專心寫作 療傷止痛

在吳淑梅師姊的引介下,我參加靜思讀書會、陳美羿老師在內湖開的寫作班,平常就喜歡塗鴉,休閒旅遊從不留白,遊記常登於公司刊物與同事分享。在第一次繳交作業時,就被老師點名成為臺北慈濟筆耕隊成員。

慈濟三十五周年慶開始,連續幾年參加全球慈濟志工志業體巡禮暨幹部研習營快報小組,當時電腦作業並不普遍,老師發給稿紙,工作人員隨隊採訪之後,當天交稿由專人繕打,遇到個案較多時還得挑燈夜戰。看到自己的作品刊登在《慈濟道侶》、《慈濟》月刊、《道侶叢書》或報章雜誌,被肯定是勇往直前的原動力。

臺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之後,我參與慈濟希望工程撰寫校史的行列,看到五十一所援建的學校,宛如由地下湧出的藝術品,非常感動。在追溯大陸華東賑災先遣志工的歷史足跡更是佩服。2002年,又在陳美羿的帶領下到樂生療養院,為一群曾經被遺忘的痲瘋病人留下血淚史。

為慈濟大藏經盡本分

靜思精舍增建工程,杜紅棗在南、北寮三樓綁鋼筋。(攝影者:詹秀芳)
慈濟志業落實社區之後,我代表內湖區人文真善美志工,於2007年兩次出班花蓮靜思精舍增建工程撰寫工程日誌,隨著福田志工登上三樓綁鋼筋,志工興奮得把自己喻為飛天,穿梭在南、北寮的上空,福報透天。我則從記錄慈濟的歷史當中,也為自己留下永恆的記憶。

2010年9月9日在黃基淦老師指導下,北區慈濟人列傳九九聯展,除了作品參展之外,我同時是北區列傳文稿編修團隊,並承擔現場導覽。

列傳展出二十多天圓滿結束,期間參訪人員無數,活生生的人品典範,每個慈濟人都是一部大藏經,無論是受訪者還是作者,看到自己的故事、作品製作成莊嚴的海報,都非常振奮,帶著親朋好友來分享,尤其是第一次寫列傳就被展出來是最大的肯定,相信已經達到一生無量的目的。

只求慧命增長

十多年來,我參加靜思讀書會、人文真善美,從上人的著作中瞭解佛法,學習為人處事的道理。而當專心投入寫作時,暫時忘記心中的傷慟,我走過悲傷,從寫作中找到出口,替慈濟寫下無數篇生命的故事。當受訪者看到自己的故事被發表的喜悅,或因此有所改善,也是文字的另類功能。

歲月幽幽,邁過古稀之年,「是日已過,命亦隨減」,能活到老年是福份、是長壽、是智慧、是風範,我要學習老得優雅,將生命的餘輝發揮得淋漓盡致。

(文:杜明喜 臺北報導2013/02/02)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