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蓮 學阿難記經藏
2013-02-04 | 沈玉蓮福至心靈 將先生推進慈濟
「妳可以來加入慈濟做志工喔!」長期繳交慈濟功德款但卻從沒真正去瞭解慈濟的沈玉蓮,在1999年某月繳款時,收款的委員黃桂珠邀約她。當時她的先生在工作上正遇到瓶頸,她福至心靈地回答:「我先生現在比較有空,他可以去做志工。」因此,她把先生推進了慈濟受證慈誠,數年來看著先生歡喜地參加活動、共修,工作忙碌的她卻從沒去過問和參與。
沈玉蓮在社會團體工作,加上協助先生公司的財務,繁忙的工作讓她無法兼顧照護癱瘓多年的婆婆。2005年下定決心辭掉社團總幹事,專心做好公司的工作及陪伴婆婆,但天不從人願,才離開職場不到一個月,婆婆卻撒手人寰,當一切後事辦妥,讓從懂事以來一向過忙碌生活的玉蓮,突然多出很多時間。
多年好友也是慈濟委員曾景鳳說:「妳的工作經驗可以來慈濟做三合一。」「什麼是三合一?」「應該就是紀錄吧?」「哦!好,會議紀綠我會。」想更進一步認識慈濟這個神奇的團體,也認為有用武之地,就這樣在2006年參加慈濟委員培訓,填表參加「文宣」功能組。
見苦知福 體會付出無所求
第一次做紀錄是「培訓參訪慈濟志業體」,看到什麼就記錄什麼,回來後問培訓幹事:「紀錄要交給誰?」她說:「就放著吧!」就這樣,第一篇紀錄就藏在家裡了。
「妳可以承擔威力寶寶的活動紀錄嗎?」「好」從第一次活動紀錄之後,她從學員及慈濟人身上真正體會到課堂上說的:「見苦知福」及「付出無所求」的真正道理。
「親愛的菩薩:妳所紀錄的文稿太長了,我幫妳截成兩篇上傳,都已經公開在慈濟社區道場,妳可以上去看。」接到威力寶寶人文營負責人文真善美規劃林惠芳給她的訊息,才知道什麼是大藏經、什麼是社區道場。
「姊,我在慈院隨手翻閱的『人醫心傳』有看到妳寫的文章喔!」過沒多久,沈玉蓮接到小弟的來電,受到鼓舞的她,開始覺得原來自己真的可以「為慈濟寫歷史,為時代做見證」。
像塊海綿 汲取寫作的資源
二十多年社團總幹事的工作,「紀錄」對玉蓮來說並非難事,但書寫一篇慈濟大藏經文稿卻常花掉她五小時以上,甚至更久的時間,她知道;慈濟人文與文字邏輯的欠缺是她最大的問題,她開始像塊海綿,把自己放在隨時都是新人的角度上,閱讀《慈濟》月刊、《衲履足跡》,有人文真善美的課就去參加,盡量瞭解慈濟語彚,增加對慈濟人文的認識。
悠遊文字紀錄數年來,下標題與小標一直都是玉蓮感到最困難的地方,沈玉蓮最感恩的是幫忙修潤文稿的于玉霞,每當被修潤過貼切的標題,總會讓她眼睛一亮、心頭一震:「玉霞師姊您好厲害喔!您怎麼做到的?」玉霞的回答總是:「做出來的呀!」是的,「做,就對了」一直是玉蓮當人文志工的座右銘。
2010年擴編,新店區分成三個和氣區,面對人文真善美志工短缺的和氣二區,個性不服輸及事事追求完美的玉蓮,陪著新發意人文志工,邊做邊學習,區裡欠缺的人才就拜託別區支援。一年下來;雖然不負使命,但原本就患有免疫系統疾病的她,發現病情加重,長期熬夜的結果肝臟也出了問題,她不得不請辭和氣幹事的職務,只單純接受勤務來付出。
學習阿難 記錄慈濟真善美
由書寫大藏經進而學習影片製作企編,因採訪有更多的機會走進受訪者的生命,每每受到人間菩薩的故事所感動,讓玉蓮體會到上人急呼的「來不及」,在人文真善美這一功能組的真正涵義;慈濟的人、事有太多感人的故事,學習「阿難尊者」的精神將社區這些美善故事紀錄,將之流傳於永世感化、影響他人,這是這幾年來玉蓮最想做的事。 「已經是26點(凌晨二點)了,還在電腦上,身體要緊啊!」這是常被電腦聲吵醒的先生最常說的一句話。他的不捨玉蓮知道,但又接手真善美幹事的她,仍然得陪著團隊一起運作、一起成長,隨時補位,直到大家都能獨立作業,這是玉蓮現階段最大的心願。
(文:沈玉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