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田 築夢的日子很甜蜜
2013-07-12 | 鄭鴻蘭進慈濟 冥冥中的安排
說起王水田當年(1999年),太太許綉琴要去帶「慈濟列車」到花蓮靜思精舍,熱情地邀約王水田一起去,沒想到他卻推託說:「不要啦!妳去就好,妳先去做慈濟,我隨後跟上。」
但是那一次受邀請的十幾個人中,只有王水田的姨丈一個男生,許綉琴想該怎麼辦呢?只有再邀請到一位男眾才行呀,於是再問王水田要不要一起去,王水田才勉為其難說:「為了要陪伴姨丈,好吧!要去就去啊!」
坐在火車上,慈濟志工安排手語表演,介紹慈濟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人文,讓他對慈濟有了初步的了解。抵達精舍後,王水田看到一些年紀很大的老人家在挑菜、洗菜。他心裡想著:「我們是年輕人,體力不錯,為什麼我們不能來做呢?」這趟靜思精舍之旅,激發他的善心,於是回來就報名參加社區志工研習課,加入慈濟志工行列。
「需要做事的,可以找我沒有問題,我不怕吃苦。」王水田積極參與各項活動,舉凡助念、出坡、做環保、社區愛灑……等,把握每一個付出的當下。
他因為工作非常認真,且樂於配合,經過幾年的歷練,大家推薦他承擔功能幹事;承擔過程中,他邀約志工出勤務,經常會找不到人手,有的忙家務,有的忙事業,經常讓他覺得力不從心。不過,從中他也體會到每個人的脾氣習性不同,因此總是抽空到每個人家中拜訪了解,並鼓勵大家多參與活動。
其實,王水田年輕時脾氣很好強、不認輸,但進入慈濟後,承擔功能幹事藉事練心,用善解來包容一切人事物。體悟人與人之間真誠的互動,可以廣結善緣。他時常與別人分享做隊長沒有什麼「撇步(臺語:方法)」,留些時間陪伴隊員,只是這樣而已!
學剪輯 英文如豆芽菜
2006年,王水田為了陪伴人文真善美團隊,親自到彰化靜思堂上兩年一次的「人文真善美通識課」。上完通識課程,有了基本概念之後,凡是中區舉辦基礎攝影及剪輯課程,他都會珍惜每一個學習的機會,與梧棲團隊前往上課,透過講師的教導,每一次都有收穫,興趣漸漸培養出來。
由於社區三合一勤務的需求,錄影、剪輯人員比較少,於是他就承擔起錄影及剪輯。從未學過剪輯的他,學習上最大的困擾就是看不懂英文,還加上老花眼看不清楚,初學過程中,困難不斷浮現……
每當完成一個活動記錄,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剪輯,王水田總是利用晚上睡覺前,打開電腦練習一下,不然過兩、三天沒用,很快就會忘記如何操作。學習影片剪輯,讓他體會人文真善美這個功能需要有專業的技術,而他畢竟已是六十多歲,曾想過不要繼續學下去,免得增加白頭髮。但每每想起證嚴上人靜思語說:「用心就是專業」、「有心就不難」兩句話,他的精神就為之一振,因此隨著經驗的累積,慢慢地建立起了信心。
不會做 就到處找答案
學會了初剪後,接下來他要嘗試剪輯《人間菩薩》二分鐘影片,因為梧棲區一直繳不出作品來,王水田心裡一直考慮:「是不是我也來買一臺新的電腦。」他一心一意就是想要承擔製作《人間菩薩》的影片。
回想他拍攝第一支影片,記錄洪裕成《人間菩薩》的身影,王水田承擔錄影,因為是第一次,大家都沒有經驗,文字志工二、三個坐在洪裕成面前,大家輪流提問,結果,王水田回家聽聲音檔,才發現主角現場音收不好,且旁邊的雜音全錄下來,是一次失敗的初訪。
第二次訪問,也因為拍攝技術不是很成熟,而且受訪者眼神飄來飄去,說話也很不自然,於是王水田把聲音檔剪下來,從此就擱在一旁。
隨著時間的消逝,日子一天一天過去,這支影片從2006年擱置到2011年,整整有五年的時間。這段期間,王水田曾經打電話向臺中剪輯志工顏錫雄請教,也請他到清水靜思堂授課,用skype互動寄影片畫面給顏錫雄看,經過顏錫雄不斷提示,哪裡需要修,哪裡需再補畫面,他慢慢了解,什麼是特寫、中景、大景,即使這樣,還是一直在摸索中,遲遲無法完成洪裕成的《人間菩薩》影片。
破記錄 五年第一支《人間菩薩》
2011年,王水田約洪裕成,興緻勃勃邀約女兒王芳藝共同出勤,再度重新第三次拍攝,事後,他把聲音重新騰出來,請女兒打逐字稿,再開始討論畫面,重新做剪輯。
數不清多少次,在深沉靜謐的夜晚,父女倆總是相聚一起,根據聲音檔,一次又一次修修改改鋪上畫面,一旁的太太看了,總忍不住叮嚀:「這麼晚了,明天再做吧!快去睡覺吧!」
有一天,剛好巧遇《人間菩薩》召集人陳安永,陳安永請他先把洪裕成的影片拿出來給大家看,要改再改。那一次,經過陳安永面對面溝通,重新組合半成品畫面,王水田修改到凌晨三點,意志堅定,就是要把影片做好。
後來還獲得文發處負責指導《人間菩薩》的吳明勳讚賞:「洪裕成這支片子,分鏡做得很好。」他聽了之後,所有辛苦過的日子,儼然化成甜蜜的回憶。
此支影片,2011年12月在大愛電視臺播出,王水田用電話告知所有參與成員,同時,也邀請其他志工收看,二分鐘的畫面,是欣喜,是鼓舞,更是另一種動力。認識他的人紛紛打電話道賀:「感到很歡喜,也很佩服你的勇氣及毅力。」
梧棲區終於產生第一支《人間菩薩》影片,從此統計表不再掛零了。於是,他對後面的人物影片製作,更具信心。
「加入人文真善美團隊,需要花時間,同時又要顧及家業和事業,所以都是利用晚上的時間,時常熬夜後製剪輯。」六十多歲的王水田,笑談自己老花眼看不清楚,對攝影機操作也不是那麼熟練,在這幾年的時間歷練中,如今《人間菩薩》已經製作了五支片子,他很感恩兒子承接事業,他才有時間做慈濟。更感恩人文真善美的資深志工,用心傳承,被拍攝的人物也很樂意配合,才能順利完成。
發大願 突破困難擔使命
除了承擔《人間菩薩》影片製作,今年(2013年)清水靜思堂首次舉辦戶外大型浴佛,承包水電工程的王水田也是第一次擔負起場地平面製圖,他先利用電腦將圖形畫出來,再一塊塊試著組合,最後把圖形列印出來,讓前置作業的人,依照圖示做場地布置。
未加入慈濟之前的王水田,因為事業的關係,有很多不好的習性,如抽菸、喝酒、吃檳榔。進入慈濟後,他謹守十誡,不抽菸、不喝酒、不吃檳榔。有些人說菸很難戒掉,王水田覺得不會很難戒,只是願不願意而已,「對的事情,做就對了!」
即使因為不是專業而導致經常熬夜剪輯、但不認輸的個性,仍然堅持用粗糙的雙手成就不可能的任務。辛苦終於有了代價,自己未曾想到能完成五支《人間菩薩》影片,這樣的改變,看到自己製作的影片在電視上播放,感覺好像在做夢。
九歲喪父,只有小學畢業,毅力過人的王水田持續進修,獲得專科的學歷。人生有夢,築夢踏實,他相信縱有百般的困難,只要有不變的恆心,承擔使命就能行大願,相信未來在人文真善美,每個日子都值得期待……
(文: 鄭鴻蘭 臺中梧棲報導 201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