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理行道 科學驗證佛法
2016-10-03 | 顏福江蔡炳坤執行長表示,慈濟本著菩薩道的高度,慈濟宗門廣行到慈善良能深化,作為三大軸心,半世紀以來,慈濟呈現佛法在現代社會的具體展現,他進一步認為,「第四屆慈濟論壇」特色,在於「理想與現實的融會」、「理念與實踐的印證」及「理論與實務的結合」。
慈濟五十周年,證嚴上人以「大愛之道廣披寰宇,長情之路古往今來」為宗門的主軸。其中,大愛之道廣披寰宇說明「空間的普遍性」,長情之路古往今來表達出「時間的永恆性」。蔡炳坤執行長表示,慈濟人在時、空的交會中,走入人群,不分國家、種族、地域及宗教信仰,無私無我的付出,說明了「人與人之間」是無差別的平等性,他說:「這是慈濟宗門廣行全球的註解。」
任務與使命 相融互攝
慈濟大學王本榮校長特地以「宇宙時空中的人間─佛教的出世與入世」為主題,向與會大眾分享探討宇宙的本體論,從科學與佛學相互印證,以科學角度探討宇宙的宏觀,縮小至人體的細胞、DNA的微觀,進而印證《楞嚴經》、《華嚴經》對物質與時間相互依存的關係。
王本榮校長表示,佛法在時間與空間的推演中,應證真空妙有、緣起性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意涵,呈現了物質有成住壞空、意識有生住異滅、生命有生老病死的演變。
慈濟的慈善因緣,從1966年迄今,從不停歇。本著「尊重生命、肯定人性」的核心價值,從「慈善」志業,進而推動醫療、教育、人文的四大志業;再由慈善深化為國際賑災,醫療深入骨髓捐贈,教育引導社區志工,人文志業開展出環境保護,這八項重要的任務與使命,不僅是「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更是燈燈相續、光光相入,彼此相融、互攝。
其中,「無語良師」的精神,更是科學與佛教融會。從「無怨無悔無無明」裡,展現從實踐中體悟心胸寬闊的意境,「謝天謝地謝謝您」中,表達感恩天地萬物之心。
蔡炳坤執行長表示,人們因懷抱理想而形成理念,進而建構出理論,並期待由現實環境的困境,進而達到實務的實踐,每個環節都能環環相扣,每個議題都能百尺竿頭、更上層樓,慈濟論壇集結法師、教授、學者等,全面論述、多方探討,讓菩薩精神得以闡揚、慈濟宗門得以廣開,慈善的良能得以深耕,造福更廣大的人群。
(文:顏福江 慈濟基金會秘書處報導 2016/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