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尋根 力行靜思家風

2015-11-22   | 李小珍 王美瑜
海外學員靜思精舍尋根之旅,由精舍師父分組導覽。(攝影者:戴龍泉,地點:花蓮靜思精舍,日期:2015/11/18)
秋天的花蓮艷陽高照,夏日般炎熱的高溫恰似臺灣東部人特有的熱情。而藍天之下像棉花般的朵朵白雲,襯托在翠綠的山巒之後,綠樹、菜園,搭配著小徑,環境清幽雅致空氣清新,構成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美麗的山野景色,無不吸引著學員的目光;一面豎起耳朵聽解說,忙著抄筆記,一面忙著將美景攝入。

2015年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結束四天課程後,八百多位學員於11月18日踏上尋根之旅,參訪花蓮靜思精舍。由精舍師父分組導覽解說靜思家風,隨著導覽志工腳步參訪靜思堂,走入慈濟時光隧道。其中有多位學員行動不便,坐著輪椅、拄著拐杖也不減其堅毅道心,期望能在海外拓展慈濟志業,讓靜思法脈源清流長。

行動不便 心堅定

學員中有些年長或行動不便者,都有專人負責照顧。來自馬來西亞的三姊妹林銘鳳、林銘嬌、林銘姬一起回來受證,銘鳳感恩妹妹銘嬌引入慈濟家庭,因為腳剛動過手術,不能走長路,有時得坐輪椅。

林銘鳳為環保志工做了十幾年的香積,每次變花樣都做得開心極了。「見到上人就想哭……」三皈依中的皈依法,深入精藏,智慧如海,她就是用佛法、用智慧教育她的孩子,不與人爭、多助人,如今孩子個個都有成就。

第十三組組員中有七位都是來自馬來西亞,其中有兩位腎友,一位雙腳截肢,全程用輪椅;一位曾經中風,行動特別緩慢,還有一位是雙腳開過刀。隊輔潘森坤知道大團體要整齊,而且在時間上要配合,但是這組確實沒有辦法跟上,他告訴學員:「腳步跟不上沒有關係,但是要保持道氣,踏穩腳步,走得整齊就好。」

隊輔潘森坤(前二)放慢腳步,協助照顧行動不便的學員。(攝影者:戴龍泉,地點:花蓮靜思精舍,日期:2015/11/18)
潘森坤的隊員不管是年輕或年長的,幾乎都是非常投入的環保志工,甚至帶動全家人一起做環保,對於證嚴上人的法特別入心。對潘森坤而言,這是一種學習:「感恩有這個機會。」

本來潘森坤就是一個快節奏的人,這一次放慢了腳步,邊走邊注意他的組員。他請隊中兩位行動自如的學員,年長的在前,年輕的殿後,幫忙顧前顧後。潘森坤發現一個團體中,應該會有一些比較弱勢或不便的人,只要用一點心,就可以悄悄地、自然地助他一臂之力。

關照發是行動不便的學員,六十來歲了,對上人所說「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變清流,清流繞全球」特別有感受,他們回收資源所得都是送到洗腎中心。雖然行動不便,但是他覺得「不要小看自己,每個人都有無限可能。」回去後,他將更努力去做環保。

身雖累 心靈充實

依著精舍師父的導覽,海外志工參訪手工蠟燭製作、陶瓷製作,及資源回收處理等站。在蠟燭製作區,精舍師父忙著製作蠟燭,還不忘提醒學員:「點燈固然好,心燈打亮,不用往外求,更重要。」

導覽的安師父所說的內容都是上人的教導,大家要聽法、行法,還要弘法。安師父告訴大家:「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希望大家在團隊中,放下身段,縮小自己,才能處事圓融。」

在塑膠袋回收站,德粟師父忙著清洗整理各式回收的塑膠袋,有包裝素丸子、冰糖塑膠袋……這些袋子須特別處理擦乾淨,而夾鍊袋還要將拉鍊剪下放到硬塑膠分類,真的是萬般皆學問!

海外志工們分批參觀靜思堂,跟著導覽志工的腳步回溯慈濟時光隧道。(攝影者:戴龍泉,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5/11/18)
來自越南的馮雪芬,手提著一個中型紙箱,裡面裝著她剛在精舍購買的瓷器燈:「我覺得精舍的東西都特別有人文氣息,因此,每次我來臺灣都會特別選購帶回去。」已經來臺五次的馮雪芬開心地解釋。

來自香港的鄧瑞英是一位中醫師,前兩年曾回來參加人醫會。她的生活並不富裕,單身的她平時總是省吃儉用,存下一分一毫做旅費。鄧瑞英行醫十一年,收費低廉,貧困人免費,即便行動不便,義診活動她從不缺席。對於上人大愛的理念,師父們的自食其力,鄧瑞英非常敬佩與認同,發願追隨上人腳步繼續前行。

「在慈濟已經七年了,今年(2015年)才受證。」來自馬來西亞的詹金瀚表示,個人有一些小習氣,不想因為參加慈濟而被束縛,因此一直在見習沒有培訓。今年想到年紀已長,不能再放任自己,所以參加培訓:「 現在的社會暴戾之氣太多,人文顯得特別重要,我很喜歡慈濟人,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參加培訓的原因之一。」

同樣來自馬來西亞的林松週,本來是太太帶著小孩上慈濟人文學校,後來岳父生病 ,太太回去幫忙照顧,變成林松週陪小孩上人文學校,後來甚至成為人文學校的老師,「回去馬來西亞之後,我要邀請更多的人一起來參加慈濟,菩薩大招生!」

勤精進 廣傳美善

中午用過餐稍事休息後,海外志工們分批參觀靜思堂。跟著導覽志工腳步,聽著解說靜思家風,上人是何因緣創立慈濟,一路走來的四大八步,等於把四天的培訓課程重新溫習,學員們都受益良多,更增強了精進的信心。

洪靜原盼望學員廣為傳播慈濟愛的信息,身體力行做慈濟事。(攝影者:蕭嘉明,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5/11/18)
在講經堂裡,洪靜原主任以「從社會觀感看慈濟的變與不變」為題,與學員暢談。「心靈的災難是人類最大的危機!」洪靜原主任語重心長地向數百位海外營的慈濟志工說。

洪靜原從1989年進入慈濟時臺灣當時社會的政治氛圍,一直談到五十年來上人開創慈濟世界、四大志業八法印的堅辛歷程,以及對海內外慈善工作的貢獻。無論是復興航空在基隆河上失事、尼泊爾震災、八里粉塵爆事件,還是蘇迪勒風災清理……慈濟志工實踐上人聞聲救苦、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的信願,一本初衷用心救災、關懷陪伴傷患或災民、撫慰受創者及家屬的心靈,完全不受社會輿論的影響,穩健地走在菩薩道上。

「為佛教,佛法生活化;為眾生,菩薩人間化。」這是慈濟志工永遠不變的「佛心師志」。洪靜原主任呼籲大家,用LINE、用網路,廣為傳播慈濟愛的信息,身體力行做慈濟事。【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李小珍、王美瑜 新北市三重報導2015/11/18)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