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武良 觀景窗下的福報

2013-07-13   | 陳武良 謝華美
高雄市楠梓區右昌國小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陳武良負責照相記錄。參與人文真善美志工這些年來,讓他深刻體會「無所求付出」就是一種福報。(攝影者:李萬居)
「社長,怎麼可以說走就走?請您不要拋棄我們!燁聯攝影社沒您帶領,怎麼能繼續成為公司優質的社團?」跟著一起創社的副社長阿鴻不捨地說,他也說出了幾十位社員的心聲。

「真的很抱歉!離開攝影社我也很不捨,我希望自己能專心做好一件事,既然已決定要做慈濟,就希望大家能成全。」面對數次的慰留,陳武良一臉嚴肅地回答。輕輕地撫摸著一張張充滿回憶的照片,陳武良感性地說:「至今我從未後悔辭去社長職務,因為我在慈濟找到更能發揮興趣及所長的菩薩道場,也在人文真善美開創了我的美善人生。」

感動不一樣 巧緣入善門

2003年,在燁聯鋼鐵公司擔任廠長的陳武良,因為許多同仁對攝影有興趣,於是興起組社團的念頭,熱衷攝影的他,義不容辭地準備好各項資料去申請成立社團,並定名為「燁聯攝影社」,當然也成為大家心目中最佳的社長人選。

「我一定要讓這個社團在自己手中成長茁壯、發光發亮!」暗自下定決心,目標是成為永續經營的社團。他帶領幹部規畫活動、安排行程,勘查場地、預定車輛與用餐,有時還要聘請模特兒。嚴謹的陳武良把「燁聯攝影社」辦得有聲有色,也成為公司最受矚目的優質社團,最高社員人數竟達百人。離開社團交棒後,他還是常翻閱以前各年度社員所繳交成冊、充滿回憶的攝影作品;心中雖有不捨,卻深知能「捨」才能「得」。

當了好幾年慈濟會員的陳武良,直到2006年底參加在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舉辦的社區歲末祝福活動,才算與慈濟有了真正地第一次接觸。過幾天,他好奇地帶著太太到高雄靜思堂「一探究竟」,一走進靜思堂就被布展的海報深深吸引著,喜好攝影的他,內心有股說不出的感動。因為總覺得眼前這些影像與自己的作品就是不一樣,那裡不一樣呢?卻說不出來。

靜思之美「靜觀自心本空性、思無罣礙自清澄、之乎也者離世塵、美善人文啟真靈。」為世間留下美善畫面是陳武良最大的心願。(攝影者:陳武良)
「先生,你既然來了,那就來參加下午的歲末祝福好嗎?」正專注看著海報努力找尋答案的陳武良,突然聽到身後的聲音嚇了一跳,回頭看到一位笑容滿面的志工正等著他的回答,瞬間他從志工的笑容中找到答案。

當天,他「再次」參加了一場社區歲末祝福,並在接受花蓮靜思精舍師父的祝福後,懷著滿心地感動與喜悅步出靜思堂。來到大愛廣場時隨即被「人間菩薩大招生」的看板吸引了過去,當得知可以參加人文真善美的照相志工後,狂喜地自問:「是我剛才的祈禱,佛菩薩聽見了?」如獲至寶般地填好報名表,滿心期待地步上歸途。

誰知道經過月餘,他完全沒接到志工的訊息與通知,他不禁自問:「我是否與慈濟無緣?」直到他的太太無意中與公司老闆林宏吉談起此事,而林宏吉是左營區的慈濟志工,在他的安排下參加了見習培訓,並於2008年如願受證為慈誠。

做中轉心境 壓力消無形

「為時代做見證,為慈濟寫歷史」是人文真善美志工的使命;這句話讓初次參加人文真善美志工初階課程的陳武良震撼不已。他當下告訴自己,只要有機會付出,不僅要勇於承擔,還要樂於配合。下課帶著滿懷的喜悅回到家,迫不及待想與太太分享,此時手機鈴聲響起,一看是公司來電,臉上的笑容不見了,取代的是緊張神情。

「廠長,研磨拋光線CO2自動滅火系統無故啟動,怎麼辦?」他一面了解狀況,一面衝進房間換上公司制服,不出幾分鐘就在往公司的路上。身為公司生產廠的主管,面對二十四小時不中斷的生產線,壓力自然不在話下,廠內有十一條產線,員工多達二百五十幾人。

「產線多」與「員工多」的工作壓力,為他帶來「頭痛」的宿疾,因為身為廠長,手機必須二十四小時隨時待命。「晚上最怕聽到手機鈴響,尤其睡夢中手機一響就會不自覺地冒冷汗,而最擔心的是廠內員工受傷或廠區發生工安事件。陳武良看遍了中西醫,也試遍了民俗療法,「頭痛」總是如影隨行,最後醫師開出的猛藥居然是建議「離開職場」。

三年前的實業家生活營,他排除萬難跟著人文真善美團隊回到花蓮。數天的密集出班,熬夜整理圖檔、繕寫圖說,只見他樂在其中。回程的車上,他面露疲態,不斷按摩太陽穴,原來又頭痛了;營隊期間負責派班的志工於關心後,忍不住開玩笑地說:「還好您出班時沒犯頭痛,要不我就慘了!」當下他回想了一下,確實做慈濟這段日子好像沒再頭痛過。

每月定期的康欣養護中心關懷,是陳武良的「快樂出班日」,因為多年來與阿公、阿嬤已培養出如家人般的情感;在關懷中看到「來來去去」的阿公、阿嬤,讓他深刻體會人生無常及行善要及時。(攝影者:劉美鈴)
既然「離開職場」的猛藥不可能服用,能找到「做慈濟」這帖良藥也是一種福報,另一帖妙方就是靜思語。走過武良辦公桌旁的人總會放慢腳步,將目光停在他辦公桌後面玻璃窗上的靜思語:「用智慧善解,用慈悲包容。」當同仁工作遇到挫折常以此來勤勉,他體會到慈悲不只是包容下屬,也要去包容上級主管,因為主管也有不同立場的壓力。

每月定期的康欣養護中心關懷,也是他的「快樂出班日」,因為多年來與阿公、阿嬤已培養出如家人般的情感;在關懷中看到「來來去去」的阿公、阿嬤,讓他深刻體會人生無常及行善要及時。

觀景窗見苦難 付出視為福

「武良師兄,昨晚康欣淹水了,趕緊過去協助清掃。」2009年8月9日一早,正準備出門的他接到協力隊長的電話;此時全家人眼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他為難地說:「隊長,對不起!我今天要回臺南學甲老家祭祖。」隨後,他懷著沉重的心情出門,因為這趟可是無法缺席的家族年度大事。

在回老家的路上,車子開到高雄縣橋頭就因為路面積水過不去,他緊急跟老家的家人聯絡,得知回臺南的路也淹水了,母親憂心的提醒他說:「路不好走,別回來了!」他隨即調頭回家,換上制服、拿起相機就衝到康欣養護中心。一進入熟悉的大門,就被整屋的泥巴嚇傻了,志工們正賣力地清掃,他本能地拿起相機記錄這感人的畫面。

在志工用心的清掃下,近午時分,養護中心已接近恢復原貌;這時手執錄影機的傅焰村接完電話大聲的喊:「華美,旗山的路通了!」原來他倆一大早預定前去災區支援記錄,卻因道路中斷而無功而返,沒想到當他們完成安養院的記錄任務時,災區的道路也搶通了,三個人二話不說地趕往需要支援的地點。

車行在前往災區的顛簸路上,陳武良由車內往窗外望去,道路堆滿泥濘,一大片的香蕉園夷為平地,到處都是大水肆虐過的痕跡。進入旗山街上不久,遠遠就看到聚集的人潮,原來是餓了一天一夜的居民在里長門外等便當,看到有著慈濟標誌的貨車駛近,居民隨之擁上前去。

高雄市楠梓區右昌國小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陳武良邀約家中兩個兒子(右前一、二)一起捲起袖口加入救人行列。(攝影者:陳武良)
陳武良透過鏡頭,看到有人抖著手接過志工雙手奉上的熱便當,有人熱淚盈眶接受志工的關懷,有人驚魂未定的抱著志工痛哭。其中最讓他難忘的是,因第一批送來的便當數量有限,居民互相體恤、也互相禮讓的情景。

這些年來,陳武良透過鏡頭體會到「見苦知福、惜福、再造福。」他回想起自己二專畢業那年,在高雄文化中心遇見慈濟志工勸捐造血幹細胞救人,當時他聽到救人要抽造血幹細胞,嚇得快步離開;直到培訓期間,參與記錄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後,才有了正確地瞭解。2011年帶著家中兩個兒子,一起捲袖加入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的救人行列;看著當時為兒子留下的照片,他慶幸自己身為人文真善美志工,才能為家人留下如此珍貴的畫面。

「攝影是我的興趣,為慈濟留下更多的美善畫面,就是我最大的願望!」陳武良用執著的眼神笑著說出簡單的心願;參與人文真善美志工這些年來,讓他深刻體會「無所求付出」就是一種福報。

(文:陳武良、謝華美 高雄報導2013/07/13)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