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人在中研院 防災交流座談
2019-09-20 | 朱秀蓮多元方向 探討防災救災
座談會由中研院永續科學中心陳于高執行祕書主持,會中邀請慈濟基金會文史處何日生主任、地球科學所詹瑜璋副所長、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李維森主任秘書及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公共資訊部執委會主席Mr. Bruce Knotts四位,聚焦自然災害、環境變遷、人文關懷及非政府組織等議題分享。
何日生主任舉慈濟在尼泊爾救災為例,介紹非政府組織與政府間合作的救災。2015年4月24日尼泊爾發生芮氏規模7.3地震,一通來自朋友兄長的求助電話,志工隨即在4月25日出發前往尼泊爾。透過有限的人脈,一步一步與政府高層對話,尼泊爾政府終於同意慈濟提供醫療協助。義診之外,慈濟也提供熱食,進一步搭建帳篷、發放物資幫助無家可歸的災民。
何主任談到,慈濟的國際賑災靠的是人際關係,這種在地與全球的人際關係形成強而有力的連結;而自發性的本土志工,強化了慈濟與當地政府的連結。所到之處營造的一家人的氛圍,促使當地人民自動加入志工行列,形成跨越文化、宗教與種族的隔閡。
針對自然災害的發生,要如何因應其挑戰提出思考方向?中研院詹瑜璋副所長指出,除了科學與技術,要全面解答如何因應自然災害,需要政治、經濟及社會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地球也才能永續發展。
主任秘書李維森續以科學為基礎下臺灣的災害風險管理說明。他表示,有鑑於國人大量使用line社群,民眾加「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為好友,也同樣可以即時收到災害發生的訊息。
科技人文相輔相成
這場座談全程以英文交流,參加論壇的專家學者及中研院研究員發言踴躍,欲罷不能。
主持人陳于高執行秘書表示,科學家平常致力於做研究,慈濟則是從事人文關懷的社會公益,兩者難得有機會一聚。「尤其因為氣候變遷,很多災害的型態也在轉變,科學家們積極研究,其結果可對救災的執行提供助益,人文跟科學交流,未來雙方有很多合作的契機。」
中研院廖俊智院長表示:「今天座談提到的多元領域研究及觀點,目的是希望能夠防災,減少災害所帶來的傷害,無論是對學術或實務都有實質助益。」他提到,氣候變遷的科學證據已相當明確,而且會對人類造成非常大的影響;至於影響的程度到底有多大,雖然還不完全能夠確定,重要的是人類沒有辦法承擔這樣大的風險。
慈濟在防救災方面有各種實務經驗,正是中研究人員所沒有的,未來他希望吸納慈濟的實務經驗作為研究的題材,也樂於將中研院有關研究跟慈濟救災人員分享,以提升救災的效率等,這是雙方可以思考的合作方向。
臺灣位處環太平洋火山帶,因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經常碰撞,地震頻繁。二十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重創中部,國人記憶猶新。中研院對地震及自然災害有專精的科學研究,慈濟則有迅速的動員力、救災經驗與人文關懷,雙方激盪交流、互補,對進一步的合作,彼此都樂觀其成。【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朱秀蓮 臺北報導 201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