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中看見希望:菲律賓獨魯萬慈善援助與永續發展
2019-09-25 | 演講者:許木柱 整理:蔡翠容慈濟因緣 菲國救災
2013 年11 月8日,發生新世紀最強威力的熱帶氣旋海燕颱風,猛烈侵襲菲律賓中部萊特島,島上城鎮獨魯萬市(Tacloban)受到重創,整個城鎮幾乎全毀,導致政府決定放棄重建。
海燕風災影響很大,有超過六千多人死傷,還有失蹤兩萬餘人。許教授今天(09/19)的專題研討以這樣的案例,分享慈濟的慈善元素,有什麼特色,希望這樣的典範能夠提供大家互相分享,對於未來的天災的復原與重建能夠進一步提升。
首先,許木柱教授說起慈濟在菲律賓的因緣。於1991年證嚴上人得到有「亞洲諾貝爾獎」之譽稱的菲律賓麥格塞塞獎之社會領袖獎(Recognition for Special Contributions for the Country),上人當時將獎金分別運用於救濟,一半救助當年中國大陸水患災民;另一半則用來幫助菲律賓賓那杜布火山(Mt. Pinatubo)爆發之災民;就是這樣的因緣,慈濟菲律賓分會成立、菲律賓人醫會成立,最後到2000年,慈濟國際人醫會成立。
也因為這樣一路走來,慈濟志業在菲律賓步步落實,才能在風災後有足夠的能量,逐步帶動獨魯萬的重建。許木柱說:「這是概略講述慈濟(志工)在海燕風災後,除了護持上人的援助,也涉及到義診和心靈的重建。」
「這篇文章作者其實有三位,這篇文章所談的幾個重點是透過海燕風災的侵襲,菲律賓志工在這樣大型的災難裡,如何去搶救,做慈善的援助?」許木柱教授表示其分享的論文作者,還有服務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骨髓幹細胞中心專員的劉蓁蓁等,並提及在這救災經驗中,最可貴的就是,本來要被廢棄的獨魯萬城,竟然因為慈濟的用心付出,再結合當地的力量,用特殊的以工代賑的模式,終於讓獨魯萬能夠回復。「所以我們要談的,就是做這樣一種扼要的分析,用社會科學相關的理論觀點,最終我們希望看到什麼樣的援助的模式,能夠讓受災的社區,最終能夠達到一個永續發展的境界。」
慈濟救災 立為典範
海燕風災之後,有三十萬人次災民以工代賑參與重建,產生很好的迴響,讓一個本來將被廢棄的城市浴火重生,變成一個嶄新的城市。「這是2013年發生的災難,我們的資料到2016年,看一下,用兩分半鐘時間,我們來說這三年到底發生甚麼事?」許教授現場播放記錄片。
「有能力的人,選擇棄城;災後慈濟特別選在這裡以工代賑和發放。」透過影音,斷垣殘璧、滿目瘡痍的畫面,不難想像這是經過何種大災難侵襲。也看到了一幕幕經過重建後的蛻變,街道路面、房屋建設或是人們的表情面容,都讓人看到了一片欣向榮之姿。
清晰的畫面與音響,說明了當初慈濟的救援行動,聽到了災民的振奮。因為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愛,奮起的獨魯萬真的不一樣。「當時慈濟給予災民的代賑金,高於一般工資,一度引起其他NGO的爭議,但是慈濟認為這是一分超越工資的祝福慰問金,慈濟震災方法不斷超越。」在音樂聲中,結束播放中的影片,許木柱引用第二位作者劉蓁蓁論文摘要,分析為什麼獨魯萬的重建會那麼成功,「她把它歸納為五個重要的因素,主要原則。」
五個重要的因素,第一個是慈濟的感恩、尊重、愛,付出無所求的慈善理念;第二個是非常系統化的組織運作;第三個是充分的溝通與合作,包括慈濟志工間的溝通,和政府與災民間的溝通;第四個是顧及人性的援助模式,特別是展現大愛與同理心的理解;第五個是兼顧多面性的需求。
承諾投入 安身安心
現場許木柱教授特別將之分為五種顏色,從不同角度做社會科學理論觀點的分析,或是互相的融合。
他表示,所做研究用了三個理論觀點,第一個是在組織管理上,特別呼應哈佛大學教授關於慈濟的分析,特別是強調慈濟在援助時候的承諾與投入,只要有災難、有狀況,慈濟就會行動。這樣的承諾與投入,讓慈濟援助動員力非常強,這是從組織管理上的角度而言。
一方面從社會資本的角度,強調擁有社會資本的群體,像慈濟就是很典型的群體,因為慈濟有三個特徵,包括一、同仁及慈濟人之間彼此都相當信任;二、會遵守某一些規範、行為規範;三、還會產生一些義務與責任,這三點慈濟人完完全全展現。
在聯合國的發展計畫總署,簡稱UNDP,從1990年開始,每一年都出版一本年度報告,到目前為止,都一直強調人類發展的三個主要主軸,一個是健康方面,讓死亡率盡量降低;其次是教育識字率要提高;第三是消費率,經濟方面。
自九十年代以後的學者都強調永續發展,從過去不斷剝削,對自然資源剝削或對勞動力的剝削,開始轉化要去強調永續發展,一種穩定、可協調、可融和的發展,穩定的進步。慈善援助從發展學者來看,目的是透過對災民困境做改變,最終是希望能達到他們能永續發展的境界。
許木柱教授再以印度裔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帝亞‧森(Amartya Sen)所強調的人類發展的幾個主軸,配合分析慈濟或聯合國的慈善援助,都很類似,都是透過援助,希望能夠改變貧窮的狀況,最終能夠達到永續性。
他觀察到慈濟援助的重點,特別是大型災難,最少一定會有三個面向,一個是安身、安生就是所謂經濟部分;另外一個,是生命安全就是健康部分,包括義診,營養衛生方案的提供等等;最後一個是學校的建設,教育的部分。
這三個面向完全吻合這將近三十年以來的主軸,特別是在2014年,UNDP的年度報告,強調兩個重點,要讓人類的進步能夠持續,另一個是增能,增强抗逆能力;另一個是消除脆弱性,提升抗災的韌力。
慈濟的慈善援助還有幾個重要特性,第一是優先考慮災民的需求;第二是採取利他主義策略,給予幫助;第三在行動規則要與當地人合作,包括災民與政府;第四是多面向的元素,包括慈善、健康與教育部分;第五個是培育;最後一個是感恩尊重愛,總核心精神。
透過這樣的援助原則,慈濟在相當程度能感動受災民眾與政府,因此更能啟發心靈的重建,去幫助自己的同胞,從受助到自助、互助,建構永續發展的雛型。
(演講者:許木柱 整理:蔡翠容 第五屆慈濟論壇報導 2019/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