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子憶往 體會及時行孝

2016-08-03   | 戴麗俐
甯麟傑(右)每一個推開,或作勢打父親的動作,無不將對父親的鄙視表達得淋灕盡致。(攝影者:蕭嘉明 地點:新北市板橋園區 日期:2016/07/30)
「走開啦,走開啦,捶你喔!」飾演清道夫之子的甯麟傑,每一個推開或作勢打父親的動作,無不將對父親的鄙視表達得淋灕盡致,他一度眼淚含眶,是因為往昔與父親不愉快的畫面,一點一滴在腦海裡浮現。

7月30日,慈濟板橋志業園區首次彩排《父母恩重難報經.子過》,由慈濟志工呂秀英(慈悅)和手語隊志工們指導參與演出的人員,彩排內容包含了〈叛逆〉、〈清道夫〉、〈離家〉、〈監獄〉、〈打群架〉、〈博士兒〉及〈新郎新娘〉等七幕。

往昔叛逆 不孝不順

參與彩排的人員包括藝聯會成員吳帆、鄭平君、呂俍慧及朱永德等,及應父母或慈濟志工邀約,或因參加慈濟活動得知演繹訊息的年輕人,個個無不認真地依著志工的指導走位、做動作。專業演藝人員很快進入狀況,年輕人透過反覆練習,逐漸領略其意,演出也令人讚賞!

親子關係良好的楊凱評(右一),透過〈子過〉彩排,更加體會父母恩情的偉大,(攝影者:蕭嘉明 地點:新北市板橋園區 日期:2016/07/30)
其中,參與〈清道夫〉一幕演繹的甯麟傑,掩鼻嫌惡走過打掃馬路的父親身邊,但父親不以為意,開心上前招呼兒子,卻遭他殘忍推開。兒子的朋友們瞧見後詢問:「是你的父親嗎?」只見他雙手劃個大叉,堅決否認……

〈叛逆〉是許多人年輕時共同的記憶,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父母離婚、與父親同住的甯麟傑笑說,他的叛逆期大概自高中時開始,不喜歡讀書、不愛聽父親叨唸,而且為了不想與父親照面,不時晚歸或乾脆不回家,親子關係緊繃不已!

直到服兵役時期,軍中生活讓甯麟傑開始想家,慢慢體會到父親的叨唸是愛和關懷,親子關係有了轉變。退伍後,他會問:「爸爸吃飯了嗎?」叮嚀父親:「年紀大了,要注意自己的身體。」

這次,在大愛臺任職的父親甯宜文以Line邀約他參加演繹,甯麟傑毫不思索地答應了,透過不斷地彩排,隨著逆子行為反覆重現,心中也有著深深的懊悔。他表示,日後會更孝順父親,不要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並說出:「爸爸,我愛你。」

飾演兒子朋友之一的楊凱評,身形細瘦,臉上戴副黑框眼鏡,模樣溫文儒雅。他一開始的生澀動作,隨著彩排次數增加,愈顯自然。平常與身為慈濟志工的父母關係很好,相處如朋友般,但當初父母邀約他參與演出時,有所疑慮,因為不瞭解究竟要做什麼?最後,仍勉為其難地答應。經過彩排,二十七歲的他更體會父母恩情的偉大,他說:「要更珍惜父母!」
演繹人員鍾彗玉(右)向不諳中文的劉克言(中)說明每一個動作的時點。(攝影者:蕭嘉明 地點:新北市板橋園區 日期:2016/07/30)

離家遊子 因戲思親

「……父母倚門日日望,掛心祈求兒平安。」〈離家〉一幕,原本承歡膝下的孩子們一個個離開父母的身邊,父母只能倚門望兒歸。二十四歲、從美國聖地牙哥來到臺灣學中文才四個月的劉克言,負笈遠離家鄉,正讓父母親掛心思念。

在美國參加慈青一年的劉克言,來到臺灣也想要參加慈濟活動,適巧有慈濟志工告知演繹的訊息,毫不猶豫地答應。但他對中文的理解有限,只能隨著大家一起做動作;為了幫助他,演繹人員之一的鍾彗玉為他臨時惡補,就著小螢幕上的影片,對著歌詞一一提示他何時該做動作。在講經堂等待驗收的空檔,則有志工為他解說「離家」的涵意,讓他頓時了解演出的意義。

劉克言表示,在劇裡感受了父母親對子女的擔心。劉克言以往約兩個星期向父母親報平安,他說,日後一定要兩、三天就與家人聯絡,讓父母能安心,而且要向他們說:「我愛您們,感謝您們的照顧,我會努力讓您們感到驕傲。」

常言:「手抱孩兒才知父母時。」透過《父母恩重難報經》的演繹,年輕人及時深刻體會父母對子女無怨無悔的愛,讓孝順更及時,人生不後悔。【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戴麗俐 臺北報導 2016/07/30)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