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心 人人都是蝙蝠俠

2017-03-08   | 戴麗俐
王俊凱身穿披風,頭戴蝙蝠俠面具,讓院生們看得樂開懷。(攝影者:李恒豪,地點:臺北市立陽明教養院永福之家,日期:2017/02/26)
「倫敦鐵橋垮下來,垮下來,垮下來……」志工們有的站成兩列,用雙手搭成長長的鐵橋,有的推著坐在輪椅上的院生進入鐵橋內;未久,鑽出來的一張張臉兒笑得眼眉彎彎,彷彿朵朵盛開的花,院方社工師張中禮趕緊拿起了手機拍下歡樂時刻。

2017年2月26日是228連假的第二天,延續幾天的雨勢,陽明山上又濕又冷,而這樣的天氣抵擋不了八十四位慈濟志工及社區民眾,前往臺北市立陽明教養院永福之家,與三十位院生共度快樂的假日。

年輕人回饋社會 工作再累也參與

窗外細雨霏霏,無法帶院生到外面走走逛逛,院區內的空間成為大家的好去處,志工李麗卿與社區志工游毅弘推著院生往活動場地前進,李麗卿因擔心院生冷,如母親般為院生扣好衣領。

「小文(化名),妳要聽國語,還是臺語?」渾身活力的游毅弘在旁耍寶地問著,逗得臉龐白皙的慧雯笑得頻頻掩口,有時忍俊不住地大笑,露出了雪白牙齒。他和志工李麗卿推著院生上了六樓大廳,加入人群裡。

「蝙蝠俠,讓我們看一下!」游毅弘一喊,身穿披風,頭戴蝙蝠俠面具的王俊凱回過頭,面具眼睛閃著藍光,雙手則將披風展開。霎時,人人笑了出來,院生們也看得樂開懷。

慈濟志工李麗卿(左一)如母親般為院生扣好衣領,渾身活力的社區民眾游毅弘陪在一旁。(攝影者:李恒豪,地點:臺北市立陽明教養院永福之家,日期:2017/02/26)
游毅弘因同在健身房運動的朋友邀約,於2015年12月開始參與關懷。工作忙碌的他,平時有電視節目通告,又經營小吃店,但除非有要事,否則他必將每個月第四個星期日空下來,參與教養院的探訪活動。

志工在一次聊天中問他:「工作這麼累,為何不在家休息?」游毅弘聽到這個問題,停下了動作,抬頭望著天花板思索,回答道:「花一些時間回饋社會。」他看了看志工,又補上一句:「這樣算是回饋嗎?」志工點一點頭,回道:「有心最重要!」

看見自己的幸福 付出愛心很歡喜

同樣因健身房朋友邀約而前來,甫自軍中退伍的王俊凱,在服役期間,只要回營區地點是在北部,一定把握探訪院生的機會。他從小便樂於助人,就讀淡水竹圍國中時,加入香蕉服務社,開啟了志工服務的機緣。

在大學時期,他曾前往視、聽障家庭協助照顧孩子,也唸書給視障人士聽,而現在則把握機會陪伴院生,在這些經驗中,他領會了擁有健康是非常幸福的事,而自己能做到的就是空出半天或是一天的時間,幫助需要被幫忙的人,不僅自己很開心,也讓他們獲得協助。

因為有著同理心,王俊凱時時注意周遭需要受幫助的人,及時伸出雙手。「每人每天做一件好事,全臺灣每天就有二千三百多萬件好事發生。」他帥氣的臉龐漾著笑。

親身體驗方知福 把握因緣勤付出

同一時候,一樓大廳正舉行著音樂會,臺北美國學校八年級的黃元妍與丁肇葇,以大提琴演奏〈German Dance〉、
臺北美國學校八年級的黃元妍(右)與丁肇葇(左),以大提琴演奏數首曲子,與院生和志工們分享。(攝影者:李恒豪,地點:臺北市立陽明教養院永福之家,日期:2017/02/26)
〈Gigue〉、〈Haydn〉及〈王老先生有塊地〉等曲子。以往,身心障礙者是她們從電視裡所看到的影像;如今親身接觸到,心中有所震撼,但也有歡喜。

她們向志工表示:「在這裡表演沒有壓力,而且看到院生的笑容,真的很開心,以後還會再來。」演奏結束後,她們推著院生到處走走,在音樂會結束後,「歡樂嘉年華」則啟動了,志工紛紛將院生們帶回二樓舞臺區,社區志工林秋月也推著院生回到二樓。

陪伴前,林秋月先向院方問明院生的狀況,陪伴過程中,她除了跟著表演節目一起唱歌,也時時觀察院生的反應,希望能讓院生歡喜。

家住三芝的她,今天(2月26日)於清晨五點三十分摸黑出門,即使天氣又濕又冷,依然向前行,十年來,除了志工因故暫停關懷教養院,以及去年(2016年)父親往生而缺席一次外,她把握每一次與院生相處的機會。她也向志工表達自己的感受:「有心就不難,而且這一塊福田,我永遠不會放棄!」

由迷轉悟大改變 邀約大家植福田


身著厚大衣的她,當初因買早餐而認識了志工沈晏如,也牽起了與院生之間的緣。熱門音樂的歌曲聲迴盪在二樓,人人開心地跳著、唱著,她提高聲音的話語裡有愧嘆:「我曾在陽明山住了四十多年,竟然不知有塊福田!我第一次來的時候,就深深感覺到自己是很有福報的人。」
家住三芝,於清晨五點三十分摸黑出門的林秋月(左一)說:「有心就不難,而且這一塊福田,我永遠不會放棄!」(攝影者:李恒豪,地點:臺北市立陽明教養院永福之家,日期:2017/02/26)

不過,在接觸慈濟前,林秋月是把福報隨意丟的人,她花錢不手軟,每個月一領到薪水,三天內就花完,也曾刷爆信用卡。幾年前搬家時,因新家放不下她買的一百多雙鞋子,而全數丟棄。

現在的她,購物慾又起時,上人教誨的:「需要,還是想要?」會在她腦海裡盤旋。慢慢地,她不再亂買,生活用品多是回收,甚至一天花費不到一百元。巨大改變令周遭親友驚訝,她的姊姊曾說,應該早一點將她送到慈濟。

音樂聲停止,又到了與院生們說再見的時刻,社工師張中禮除了道感恩,也訝異前來陪伴的志工人數眾多、年齡層由老到少都有。

其實,就如志工在活動前,所分享的靜思語:「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壞事不能多我一人。」期盼有更多人加入這塊福田,讓更多院生有人陪伴。【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戴麗俐 報導 2017/02/26)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