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返東 半農半著種紅藜

2017-03-17   | 葉秀品、王上秦
三位年輕的農家子弟嘗試無毒的自然農法,從育苗、澆水、除草,直到收成後的曝曬、清洗、加工、脫殼。(攝影者:王上秦 地點:慈濟科技大學 日期:2017/03/16)
紅藜收成了!慈濟科技大學六千株成熟紅藜迎風擺動,都是臺東尼伯特受災農民第二代的辛苦種植的成果。自從去年(2016年)9月起,慈濟科技大學無償培訓臺東農民親手栽種紅藜,接觸周邊研發商品,瞭解業界收購標準,還重拾課本、接受網路行銷等課程洗禮,更是返鄉務農、重新出發的新契機。

青年返鄉村 盼望再創新農業

臺東農民江志鵬、江雨蒨與劉清鴻都是農家第二代,年紀輕、毫無務農經驗,但是對新思維接受度高,也肯一切從頭學起。三位年輕的農家子弟負責兩千坪的紅藜栽種面積,嘗試無毒的自然農法,從育苗、澆水、除草,直到收成後的曝曬、清洗、加工、脫殼;甚至影響務農多年的雙親,改變耕種模式,不再使用化學肥料與農藥,在臺東開始栽種紅藜。
慈濟科技大學校長羅文瑞(左)表示,從紅藜育苗、栽種到加工、行銷管理,慈濟科大都願意無藏私地教導臺東農民。(攝影者:陳淳鈺 地點:慈濟科技大學 日期:2017/03/16)


另外,慈濟科技大學也安排品牌行銷與推廣、網路行銷、顧客關係管理等課程,讓農民改變既定思維,增加產值。目前江志鵬兄妹以消費者最在乎的「簡單、安全」為行銷主軸,訴求攝取食物最原本的營養成分,並以「新鮮」為主打噱頭,生產各六千包的紅藜穀粉與紅藜玄米茶,採階段性推出,測試市場水溫。兄妹表示:「最吸引我們的是,就算產量少,也要包裝或加工成其他商品,然後提升價值。」

慈濟科技大學校長羅文瑞表示,從紅藜育苗、栽種到加工、行銷管理,慈濟科技大學都毫無藏私地教導臺東農民,也感恩川佳集團立豐綠能免費捐贈一百公斤紅藜種子(市價約十萬元)。目前農民已回歸臺東老家栽種二分地的紅藜,衷心期待未來能成為種子學員,分享傳承經驗,協助更多臺東鄉親,一起提升農作物經濟收益。

歸零再出發 青農返鄉新契機

去年7月的尼伯特颱風,造成臺東農業損失高達七點二億,損害面積達六千一百多公頃,眼看農作物連根拔起、幾近報廢,農民欲哭無淚。因此,8月21日,證嚴上人親自走訪臺東,訪視尼伯特風災受災農民後,曾建議農民與慈濟科技大學洽談合作,期許能改善生計。所以,從去年9月起,完全無務農經驗的農家第二代江志鵬放下了服飾店生意、妹妹江雨蒨與剛退伍的劉清鴻重新歸零,到慈濟科技大學開始了「半農半X」(註)的生活。
慈濟科技大學六千株成熟紅藜迎風擺動,都是臺東尼伯特受災農民第二代辛苦種植的成果。(攝影者:彭斯源 地點:慈濟科技大學 日期:2017/03/16)


沒想到,光是紅藜育苗就花了整整一個月,栽種後發現,紅藜生長速度快,只要在發芽的三至五天,給予足夠水分,紅藜就能自行生長。在不噴撒農藥的前提下,面對蟲害,就只能徒手摘除被啃食的葉子,既費工又辛苦。不論晴天或陰雨,江志鵬、江雨蒨與劉清鴻經常一整天都在彎腰屈膝地抓蟲,坦言「務農真是比做生意還辛苦!」

江志鵬表示,種植釋迦樹成本太高,從整土、復甦到收成,得投入七年時間。尤其,尼伯特颱風後,整片釋迦園毀壞大半,血本無歸,連日常生活都成了問題。由於紅藜大約一百二十天就能採收,屬於短期作物,收成後土地也可繼續種植其他作物,非常符合經濟效益。對農民來說,通常只採收紅藜果實,根莖直接丟棄,沒想到,慈濟科技大學竟讓紅藜價值連翻好幾十倍,令人嘆為觀止。

紅藜價值高 周邊商品增商機


紅藜又稱為「穀類的紅寶石」,蛋白質含量不遜於牛肉,鈣含量是稻米的五十倍,膳食纖維是地瓜的七倍。目前,慈濟科技大學已研發出紅藜面膜、酵素、精力湯、能量棒、茶包等周邊商品,也涵蓋食品、美妝保養、生醫產品等領域,深受產業界青睞。

慈濟科技大學已研發出紅藜為主的多項周邊商品,多元的產品深受產業界青睞。(攝影者:許菽玲 地點:慈濟科技大學 日期:2017/03/16)
舉例來說,慈濟科技大學推出的紅藜酵素,富含大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等。還有,女性最愛的紅藜面膜,採用多種抗發炎的植物萃取,再加入玻尿酸、六胜肽和紅藜萃取,達到撫紋、拉提、鎖水效果,深受好評、供不應求。

難得的是,慈濟科技大學副教授耿念慈、助理教授劉威忠充分利用整株紅藜的產值,從種子、育苗就開始嚴格把關,完全不用化學肥料與農藥,連一般農民廢棄的紅藜莖也可萃取精華,再用於修復傷口。甚至,更把萃取後的紅藜根莖廢棄物,回收壓縮成生質燃料棒,既可作為菇蕈太空包栽培土,或省能火箭爐燃料來源,充分發揮經濟效益,又能減少環境汙染。

註:「半農半X」也等同於「半農半著」,典故來自日本,鼓勵人們一面務農,一面從事自己的專業工作。意思為一方面親手栽種稻米、蔬菜等農作物,以獲取安全的糧食「農」;另一方面從事能夠發揮天賦特長的工作,換得固定的收入,並且建立個人和社會的連結「X」。目的是追求一種不再被金錢或時間逼迫,而回歸人類本質的平衡生活。

(文:葉秀品、王上秦 慈濟科技大學秘書室報導 2017/03/16)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