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不脫離 專注就沒壓力

2017-03-12   | 李委煌
許瑞云醫師的演講很具個人魅力,肢體語言豐富,說話不疾不徐,頗具了然於心的出世感。(攝影者:黃筱哲)
「身在這裏,心卻在他處,身心分離了,就會覺得有壓力;當專注當下,沒有妄念,反而感覺輕鬆自在。」──花蓮慈濟醫院許瑞云醫師。

上網掛號,即可發現花蓮慈濟醫院內科醫師許瑞云門診預約,常態性地早早額滿。若非有耐心、毅力或一早起床網路掛號,想順利看到許醫師的診可不容易。

許瑞云不僅忙於照顧門診病患,週末假日更是排滿演講邀約。雖然受的是專業醫療科學訓練,但她更熟悉所謂的能量療法,時下依賴儀器檢查並以藥物治療的主流醫治模式,並不是她為病患診療的重點方式,因為她清楚知道「心念是身體疾病的根源」。

過去她常談個人養生,近來則著重分享親緣及家庭關係。「很多人感覺受益了,也會帶家人一起來聽。」家庭親子問題,現代人尤其關注,容易「有感」。

有時上午還在高雄分享,下午就出現在臺中或臺北的講座,像趕通告式地在休假日奔波;她願意這麼做並非為了酬勞,而是因為動輒數百聽眾的演講,可影響到比診間還要多的有心人及家庭。

儘管忙碌,但許瑞云並不認為自己很忙;一般人難免覺得,只要忙碌就會有壓力;「其實,忙碌跟壓力感是兩回事。」許瑞云強調,「壓力是來自身、心脫離。」也就是說,身處在這裏,有個期待的心卻在他處,這樣就會有壓力。

例如早起上班,發現時間來不及了,身體還在家裏,急切的心早已飄出門外,這樣的身心分離就產生了壓力。

許瑞云的經驗體悟是,「當身體在這裏、心也在這裏時,你就會專注做眼前該做的事。」手到哪裏,心就在哪裏,當身心不脫離,「你可能會做很多事,但並沒有忙碌或壓力這個『概念』或『感受』。」

許瑞云強調,忙碌或悠閒是一種概念(concept),它本身並沒有真實性,只是心中一個主觀想法,「因為,比你忙的人多得是啊!」

「忙碌是個概念」,意思是說它是個假相、是一種妄念。她舉例,證嚴上人日理萬機,慈善志業發展全球,但就是每分每秒專注做著他該做、想做的事,「若換成其他人,很可能早就放棄了。」

是念頭 讓自己疲倦


許瑞云將人的身體比喻成一條「能量河流」,當上游不斷傾倒垃圾、囤積廢棄物時,下游自然容易阻塞;治療時,如果只是頭痛醫頭,就像只顧著清除下游淤積,卻忽略了上游的根源問題。

每場演講前,她會審慎了解邀請單位及聽眾群的意願、屬性等。(攝影者:黃筱哲)
科學家從基因物質角度談論生命藍圖,但許瑞云認為DNA基因只是身體層面,在它背後還有個更深層、非物質的能量藍圖。

現代人習慣休假出國旅遊,認為遠行是休閒、放鬆的好方式,結果往往愈玩愈累、甚至累得生病,遑論讓身心能有效放鬆;又或是每每在緊張忙碌過後,感到疲累沒勁、能量低弱,渴望休息一下再工作或上路。

看似因為專心久了而感勞累,許瑞云反而認為背後真正問題是「他沒有專注地做一件事」;原來多數人忙於工作時,內心經常是嘟嘟囔囔的,也許正想著:「這個人怎麼這樣做事?」「我實在很生氣耶!」於是,抱怨、批評、嫌惡、執取、妄心等念頭讓人耗掉許多能量,又不敢率性發洩出來,於是不斷地咀嚼著這些很不舒服的念頭,「這樣人不累才怪!」

當人們廢寢忘食、渾然忘我地投入一件事時,沒有妄念、欲念,許瑞云描述那就是「專注」。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身體不會感覺僵硬,而是輕快敏捷,做事的效率好,不會因為忙碌而倦累。

身在高壓且忙碌的醫療職場,許瑞云認為,如果工作得不歡喜,甚至過度期待病人痊癒等,這樣的勞累與期望就會產生壓力。

對許瑞云而言,治療不是頭痛醫頭,或給病人開藥就行,因為若沒能找到病因,就算先幫他止痛,那痛早晚會再回來;這就像習慣抽菸喝酒或大魚大肉亂吃的病人,既不願意改變致病的習慣,卻寄望醫師能幫他解除病苦般荒謬。

「能治好病人的不是我,而是病人自己。」當心念扭曲了,身體細胞就跟著扭曲;而心的導正卻不是醫師單方面能做的。

許瑞云說,醫師會盡全力,但病患也自有因緣,若醫師覺得患者的病掌握在自己手裏,就容易將責任和結果全數扛於一肩,當事與願違時就會有壓力了。

活在當下 感受幸福

檢視日常生活所需,其實必要的東西並不多,但現代人「想要」的欲念卻無止盡。證嚴上人常講的知足、感恩、善解、包容,表面語意看似淺白,但許瑞云認為「能做到任何一項就很厲害了!」她舉「知足」為例,強調它不只是物質層面的不缺,深入來說是一種「沒有取捨」的心態。

也就是說,喜歡的東西不會想要更多,討厭的東西也不會拚命抗拒,那就是真懂得知足了,不會有無謂的期待或貪念。換言之,無論是忙碌於事業或志業,卻忙得起煩惱,「那表示他一定有所『取捨』與『執見』。」也就是對事、對人該怎麼做有所執著或缺乏彈性,「有煩惱心,就不是無所求了。」

現代社會經濟掛帥,凡事似乎都跟如何賺進更多財富有關,人們多半也認為,擁有了財富,幸福便可隨之而來,但其實這是一種「迷思」。許瑞云認為它的來源主要是媒體廣告,讓人誤以為擁有了什麼後便可獲得幸福。

隨著這迷思而來的,往往是焦慮、不安、失眠等文明病,許瑞云在診間看過最多的患者就是這一類族群。當然,每個人的焦慮緣由各不同,她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佛教所稱的「無常觀」。

所謂的無常,就是指「生命的不確定性」。許瑞云強調,連下一刻是否能活著都無法確定了,如何奢言人生未來?她以東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海嘯、臺灣的莫拉克風災或九二一大地震等為例,「下一秒就可能不見了,還能想像些什麼?」

「對我來說,生命沒有任何控制性及確定性。」她強調,面對無常,並非因此就要及時行樂或消極地什麼都不做,而是在日常計畫過程中盡心盡力,對於結果或未來不抱著無謂幻想或期待。

畢竟,當人們將生命視為常態時,那就是種「妄念」了;因此洞悉生命的無常,自然有助於內心靜定品質的培養。

【許瑞云】
任職花蓮慈濟醫院,為美國哈佛大學碩士、波士頓大學醫學博士,曾任哈佛醫院主治醫師。返臺行醫九年來,門診之餘經常在海內外演講,分享養生、能量醫療及家庭和諧之道。

(文:李委煌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603期)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