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素燦 打字員 轉型真善美

2013-11-01   | 張玉梅 陳美蓮
林素燦從早年打字員工作開始,逐步學習電腦,成為社區少有的簡報、海報設計人才。〈攝影者:林美瑜,日期:2010/07/10)
「什麼都不會的情況下,只要用心學習就沒有學不會的事。」林素燦常常告訴人家,這是做人文真善美志工最需要具備的特質,也是她的經驗談。

年輕時的職業是傳統打字員,那個時代並無電腦,如果沒下定決心勇敢去嘗試接觸電腦,用心學習,不會有「長弘企業社」的設立。

而且先生不到五十歲猝然而逝,她一肩擔起家庭重任,更是需要這種不畏難的精神,才能渡過重重難關……

生命無常 夫妻傷永別

「不要太晚回來!回來也要小心喔!」

1998年12月1日是林素燦的生日,傍晚七點半左右,還未打烊的她,忽然接到賦閒在家的先生打來的關懷電話,於是早早收拾好店裡的東西,趕回長治老家。

踏進家門,卻看見先生昏倒在地,臉色發黑,她見狀緊急送醫急救,醫生診斷是狹心症,對於先生的猝逝,彷如青天霹靂,令全家族上下手足無措、悲痛不已。

回想這段從車上邂逅開始的浪漫婚姻,共同育養一雙子女,結褵二十來年相敬如賓的先生就這樣永遠離開她,而叮囑她要早點回家是先生最後的軟言慰語,林素燦做夢也沒想到,這段夫妻因緣,會在自己的生日畫下句點。

大她七歲的先生受過高等教育,是兄弟中最會讀書的一個,那個年代(1949出生)能讀到大學畢業的沒有幾個!「先生懷才不遇,那種學歷是可以到中學當老師的。」林素燦提起從前,當時先生有很多同學從事教育工作,但他卻選擇經商,與家世顯赫的同學合夥投資做生意,心思單純又信任別人,導致經營不善而關店,自尊心甚強的先生不甘心栽在好朋友手中,又負了一身債務,躲在老家過著借酒澆愁的日子。

排行老么,從小愛寵於一身的林素燦,當初因為先生是客家人,婚姻並不受娘家的祝福,故在夫家有任何委屈,她絶不回家哭訴與尋求資助。為了養育子女與還債,林素燦積極振作,清晨三點多就起來送牛奶,白天則做些計件的稿件--電腦打字工作,一天三份工作維持生活,幸好妯娌相處融洽,可以互相照應,公公則在客廳白板上寫下「早起三朝抵一日,早起三年抵一冬」來鼓勵她。

夫逝投入慈濟 展電腦長才

「怕他(先生)喝醉酒來工作場所鬧,我買房子、開店也不敢讓他知道,他往生前,還以為我每天出門是去上班;在他的靈車經過店門口才跟他說:『對不起瞞著你,那家〈長弘〉是我開的店。』」年輕時以打字為職業的林素燦說,隨著時代的進步開始學電腦,她怕花錢,買書參考如何使用電腦,無師自通學會文書處理,做請帖、名片、影印、印刷都是與電腦打字相關的工作。

丈夫過世後,生命遇到瓶頸,林素燦覺得人生沒目標,跑道場尋求心靈的寄託,有時初一、十五也會去道場做志工,尋覓心靈的依歸,終究還是得不到平靜的心。
林素燦(左一)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圖為屏東長治鄉社區親子學捏麵人。〈攝影者:林美瑜,日期:2013/04/13)

「1999年7月在屏東分會後面的椰子園,看見許政瑞老師領童子軍一起帶動兒童精進班的圓緣,發覺佛教也可以這樣活躍,不只是拜佛而已。」當下讓她覺得慈濟就是生活中最貼切與務實的團體,是自己心目中想要心靈寄託的所在,隨後成為兒童班的工作人員六、七年,更了解慈濟的精神,終於在2008年受證慈濟委員。

會電腦的專長是人文真善美團隊最需要的能力,「本來對簡報也不是很熟悉,當人文真善美志工又能從中學習,不但在自己事業上能加分,又有付出的喜悅,都是無法用言語能表達,真是一舉兩得的事。」林素燦時時知足感恩,樂於承擔屏東分會活動時簡報與海報的製作工作,往往活動結束她才開始要工作,熬夜是常有的事,在工作中感受慈濟人付出的幸福。

事做不覺難 路走不會遠

在屏東分會,每每看到志工湯少藩雖然已八十六歲高齡,但在人文真善美路上比年輕人更加賣力、孜孜不倦,「跟湯爸比起來,我算年輕人,若不積極努力勇猛精進的話,就覺得慚愧,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在別人身上得到了啟發,林素燦學習再學習,精進再精進,碰到困境,總以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來內化與自我的修持。

林素燦把每次的勤務都當成是學習的機會,從慈濟四十周年慶時,協助屏東分會製作海報挑舊相片的過程中,一點一滴瞭解文史記錄留存的目的。尤其最難忘參加營隊做紀錄的簡報,「要把課程重點與感動述說在簡報上,無非是要文字與相片配合得宜。」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練中,更加清楚知道圖文影三合一的重要性,林素燦有成長的喜悅。

2012年承擔屏東分會人文真善美合心幹事,林素燦在電腦旁掛著靜思語:「事不做,才困難;路不走,才遙遠。」隨時用來對治自己的懈怠心,預防自己做慈濟中會找藉口推托,她指出,這句話是在長治大愛園區抽到的靜思語,是她的精神力量,陪她度過深夜裏一個人在工作室挑燈夜戰,只為了要圓滿完成任務的時刻。

想當初瞞著家人在外創業,分期付款購買公寓店面,如今不但還清債務,也把兩個孩子拉拔長大。現在,這間店面室內放置幾張長桌與椅子,化身社區慈濟人最佳的教學場所與創作園地;印刷裁下無用的小紙條,成為志工或民眾製作靜思語的最佳材料。而她也總是免費贈送材料給眾人使用,屏東分會的環保講師當作獎品使用的靜思語卡片,頗受參訪學生歡迎,設計者就是林素燦。
林素燦參與社區人文真善美共修。〈攝影者:王清山,日期:2013/02/03)

平安是幸福 發揮良能不寂寞

女兒出嫁,兒子在新竹園區工作,林素燦在屏東生活雖然形單影隻,在家卻有忙不完的慈濟事,例如:家訪、兒童班,慈青、志工培訓等等,結交到不少志工好友,天天都有慈濟人上門或請她轉交東西,令平淡的生活多采多姿與充實。

每天電腦開機與關機中都在大愛網路廣播電臺,「工作中雖然不能很專心的聽,但每天有法語浸潤,總也會滴上兩三滴,不讓佛法離自己太遠。」當會員或客人來訪時,她善用上人法語做法的布施,有時無形中解決了他們的煩惱與困惑,放下心頭的擔憂,帶著愉悅的心情離開,「在家也是可以幫到人」是她最高興的事。

快樂少了親人可以分享,是她的遺憾,林素燦表示,加入慈濟太晚,倘若先生能多活幾年,或早幾年就認識慈濟,有可能勸先生戒酒,邀他一起來當志工,可惜沒有因緣。因此,她常以自己的生命歷程中的遺憾與投入慈濟的因緣與歡喜,分享給新進的社區志工,讓她們能夠安心投入,發現慈濟團體的美。

生命無常,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事,是否能在短短數十年間,揮灑生命良能才是最重要,林素燦感恩自己身體健康,能夠付出人身良能,當一位人文真善美志工為慈濟寫歷史。

「其實人生的苦樂都是由心所造,雖然親愛的先生匆匆往生,我在慈濟菩薩道上有這麼多的善知識與貴人,讓我做慈濟永遠不會寂寞。」天災人禍頻傳的時代,林素燦想到自己可以平安過日子也是一種幸福,期許自己能付出時就要全力以赴,不要猶豫不決,發願生生世世都要跟著上人,絕不離開慈濟這條人間菩薩道。

(文:張玉梅、陳美蓮 屏東報導 2013/10/31)
Copyright © 2025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